云霞育儿网

站在2025年盛夏回望,A股这根穿越860个交易日的阳线让股民百感交集。周四收盘

站在2025年盛夏回望,A股这根穿越860个交易日的阳线让股民百感交集。周四收盘定格在3605点,大盘终于踩稳三年前失守的关口。看着满屏飘红的4400只个股,巨量成交连续第三天轰鸣,盘面看着热闹,个股整体表现平平,只赚指数不赚钱的魔咒依旧在上演。

这轮行情确实颠覆了许多传统认知。结构分化在这轮反弹中格外明显:券商股掀涨停潮,海南自贸区概念暴涨9%,雅江水电站概念股三连板,与这些狂欢形成对比的,是科创50的疲软和半导体基金的折戟。

资金推动型特征尤为突出。数据显示当前融资余额占A股流能市值比仅2.24%,远低于过热水平,但M1增速和低利率环境犹如隐形燃料。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在3600点附近展现出惊人韧性:前一天刚收长上影线,次日却能顶着红利板块的压制重拾升势,中证1000ETF更是逆势创出新高,这种"边洗盘边突破"的姿态,颇似2014年慢牛初期的节奏。

对于"牛市成色"的争论,不妨用数据拆解:公募上半年平均收益不错,但个人投资者账户中位数仅微红,这种剪刀差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现在的"解套牛"本质是优质资产的价值重构。就像白酒股从高点腰斩后再未回到巅峰,这轮行情中提前透支的板块可能正经历相似的价值回归。

当投资者纠结"该追券商还是等消费"时,不妨重温两个历史片段:2019年核心资产牛市初期,滞涨的基建板块在次年迎来翻倍行情;当下低位的家电、地产链估值已逼近2018年底部,或许正在等待经济数据的临门一脚。毕竟,1.2万亿的雅江水电站投资,0.15%的GDP年增幅,这些政策底牌才刚刚亮出第一张。

站在3600点的站台上,与其争论高铁开往4200还是4500,不如检查自己的仓位车票:持有景气度向上品种的乘客不妨安心就座,坚守价值洼地的也不必焦躁换乘。毕竟在这趟结构性列车上,每个车厢抵达终点的时间注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