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47年,一名国民党少校被俘虏,在即将被解放军押送到改造所时,他突然大喊道:“

1947年,一名国民党少校被俘虏,在即将被解放军押送到改造所时,他突然大喊道:“同志,告诉你们首长,我是902!”随后,陈云亲自接见了他。 1947年10月的一个傍晚,太子河边出现了一幕令人震惊的场景:一名身穿国民党少校军服的男子被解放军俘虏,却在即将被押送改造时突然报出了一个神秘代号。这个代号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这名少校究竟是何人? 1919年,赵炜出生在河北省文安县一个普通农家。20岁时考入黄埔军校桂林分校,凭借出色的表现受到蒋介石亲自接见,并获赠一把刻有"不成功,便成仁"字样的中正剑。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第五战区第31集团军下属的13军独立团机枪连担任少尉见习官,专门负责训练新兵。由于军事素养过硬,很快得到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赏识,被提升为中尉排长。 在第五司令长官部参谋处绥靖组工作期间,赵炜结识了同学朱建国。朱建国负责的绥靖组专门对付共产党,他们缴获了许多共产党的宣传册子和书籍。赵炜闲来无事便会阅读这些材料,《大众哲学》、《论联合政府》等进步书籍让他对共产党的革命理论越来越认同。朱建国早已秘密加入共产党,发现赵炜思想的转变后,开始有意引导他走上革命道路。 1946年3月,赵炜在北平石驸马大街89号见到了由李克农指派的中共情报部门高级干部王石坚。王石坚向他传授了秘密潜伏的基本要领和获取、传递情报的方法,并反复强调做情报工作最重要的是严守秘密,必须与上线保持单线联系。赵炜原本想直接加入共产党前往延安,但被王石坚说服留在国民党军队内部从事更有价值的情报工作。为了便于联络,李克农亲自授予赵炜"902"的代号。 1947年初,赵炜担任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机密室的主管少校参谋,负责标示东北作战态势图,每天用不同颜色的小旗子标注敌我双方的军队部署。他还要编订国民党军团以上兵力驻地表,包含新1军、新6军、13军等部队团以上主官的姓名、代号、番号、驻地等绝密信息。这些情报通过秘密电台源源不断地传送给中共中央情报部门。 最为著名的是那道改变东北战局的假命令。1947年3月,当国民党第13军准备与其他部队集结攻击辽东解放区时,赵炜拟写了一道假命令:"急电,石军长:你军车运至清原后火速急行军至新滨三源浦,迅速进入阵地,进行强攻,占领兰山制高点,不得有误!"第13军按照这道命令进入兰山阵地后,其89师及54师162团被我设伏的东北民主联军全歼。这次战斗直接导致杜聿明不得不放弃"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从全面进攻转入全面防守,东北民主联军一举扭转了在南满地区的不利战局。 1947年7月,由于朱建国等人相继被捕,沈阳的地下电台遭到破获,赵炜的身份面临暴露危险。10月12日,在北平的同学告诉他:"这个案子闹大了,保密局长郑介民亲自监督逮捕,一共抓了二十多人。连余心清这位中将高参都给抓了。"形势十分危急,赵炜不得不冒险逃离。 10月16日,赵炜辗转来到鸡冠山太子河边。正当准备渡河时,两名国民党士兵突然出现。赵炜急中生智,冒充52军军长的随从参谋,让士兵们找船送他过河。渡过太子河后,他立即被解放军战士发现并俘获。面对解放军战士的盘问,赵炜笑着说:"同志们,你们误会了,我是自己人。请你们快去告诉首长,就说我是902,首长一定会见我的!" 战士们不知道"902"这个代号的含义,但还是按程序层层上报。消息传达到陈云那里后,这位经验丰富的领导人立即意识到了"902"代号的重要性,亲自接见了赵炜,经过详细核实确认了他的真实身份。 成功脱险回到党组织后,赵炜继续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他利用掌握的国民党军内部情况,为制定作战计划提供了宝贵参考。新中国成立后,赵炜在中央情报部门工作。由于情报工作的特殊性质,他的传奇经历长期保密,直到许多年后档案解密,人们才知道这位普通干部曾经是那个在敌人内部出生入死的"902"。 作为中国近代特工史上"十大金刚"之一,赵炜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特别是东北战场态势的根本改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他的传奇经历成为中国共产党秘密战线工作史上的光辉篇章,展现了隐蔽战线工作者的英勇无畏和卓越贡献。 一个神秘代号,一段传奇人生。赵炜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隐蔽战线工作者的智慧与勇气。你觉得这样的传奇特工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