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工科逆袭,文医遇冷,你准备好了吗? 今年,高考录取工作已经陆续结束了,一组数据难人寻味,引人深思。工科专业投档线一路飙升,诸如,宁波大学机械类扩招8人位次不降反升,浙大电气类扩招仍涨1900位次。反观,临床医学、文科专业一降再降,北大俄语专业竟然补录,山东文科生上公办本科最低分达499分。 工科凭啥逆袭? 全国600多所高校,超10万电气工程毕业生供不应求,AI、大数据、计算机专业毕业月薪6500-7000元,复旦大学硕士起薪超70万。这样的趋势,你何去何从? 文医为何遇冷? 现如今,文科生岗位集中在体制内,经济下行期竞争白热化,千军万马难过“独木桥“。学医通常5至8年,毕业难以进入当地三甲医院,熬到四五十岁才能独挡一面。 未来出路何在? 今后一段时期内,文科若与AI融合,开设智能视听工程或迎来转机。医学行业处于稳健时期,老龄化将释放更多岗位,但需耐住寂寞,熬资历,靠年头。 给考生的建议: 请不要再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今天热,明天冷!真正的赢家是能将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结合,且愿意终身学习的人。人工智能专业因扩招已趋理性,反而是低空技术与工程、医疗器械等新增专业暗藏机会。你的选择,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