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南京照相馆》我看了两次,每次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南京照相馆》我看了两次,每次看到老金拿出来那堆不被认领的废照片,本来是普通人最重要时刻的纪念,可他们的人生又戛然而止在1937年,就忍不住要哭,再到片尾《永远的微笑》伴着彼时南京老照片和当下对比,又要眼泪决堤。因为隔着时间清晰感受到人的伟大和渺小,人是电影的第一主角。电影南京照相馆口碑

申奥上来就拍了南京市民急着逃难的急迫和惨烈,人们为了求生宁可散尽家财、不要体面甚至骨肉分离。留下的除了因为助人而躲过了轰炸却彻底出不去的邮差阿昌,和受了伤意识到战争残酷的士兵宋存义,主角团里其他人都因为舍不得现在的生活而带有几分侥幸:王广海是觉得自己给日本人做好事总能被好好对待,林毓秀自己能唱戏还有依靠所以故意不走,而老金一家还想要保全照相馆所以打算先躲过这一波……

你很难说他们一开始就存着高节和大义要为了家园奋战到底,求生本能是小老百姓最本能的意志,但他们通过日本人送来的胶片看清外头正在发生什么,当他们看到自己所眷恋的一切都被日军漠视、摧残了,“要活下来”“要把证据送出去”和“不能当汉奸”的朴素认知才逐渐坚定,甚至几人间产生了同心同气的认知,愿用我死换你生。

而胶片的存在除了让照相馆暂时成为战乱中免受巡逻扫杀的“庇护所”,也用它的客观反映着不同族群所向往和珍视的:

灾难发生前的南京老百姓已经不再是中国人刚见识摄影技术那样怕被摄魂,老金照相馆用的也不是传统笨重的机型而是购入了精巧的小型胶片机,大家遇到人生重要时刻都会愿意花钱拍个照做纪念,老金守着的不止是底片也是关于南京的温暖回忆。而林毓秀在意的其实是电影胶片,和胡蝶同框是她从小学戏、一路跑龙套才攀爬到的高光时刻,她在意艺术更在意自己被肯定被看见。

同样是电影,电影南京照相馆安排原岛大地演的日本随军摄影师伊藤对着胶片感慨,等回去日本他想要拍这个,他追求更极致的艺术,很多观众都能从这句台词敏锐地联想到小津安二郎。但这种追求踩在中国老百姓的血肉上,伊藤用拍到的行刑画面争取军功,得到的表彰又让日军更加狂妄地用杀人做比拼、用相机来见证,高感光胶片说抢就抢,还面对着血海尸山嘀咕着想要彩色胶片……再是伪装得温和无害,恶魔本质也无所遁形。

胶片和人的命运高度勾连,又和记录一切的电影互为映照,虽然还是小切口讲大背景,却做到了克制且深刻,才能那么多次地让人叹气、流泪,走出电影院时像心上压着一块大石,然后更珍惜此刻的阳光。

P.S:这次高叶的角色非常丰富立体,妩媚、坚毅、决绝,林毓秀会是她的新代表角色。

我还想重点夸一下王骁,老金是个大部分时间只能躲着压着、没有太多爆发空间的角色,却被演员注入了绝对灵魂。尤其他是南京本地人,用南京话骂着日本人“把南京搞成这幅样子”的时候,你能从里面听到痛楚、哀伤、愤恨和对南京的眷恋,来自王骁自己,来自虚构的老金,来自千千万万不敢触及伤疤却又真实感受着疼痛的南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