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赶上来,是美国领导人蠢!”近日,面对中国在AI领域的高速发展,美副总统万斯说那是因为美国领导人蠢,这分明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勤劳产生的结果,和美国人有什么关系? 最近科技圈的大新闻不少,尤其是人工智能这块,咱都知道,这些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得那叫一个快,各种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冒出来。 不光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更给国家实力提升注入了不少新能量,可美国那边,似乎有点坐不住了。 据央视新闻报道,特朗普政府的不少官员,最近老在念叨中美科技竞争,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他们嘴上挂着的全是“危机感”。 7月23日那天,特朗普直接抛出了一个新的人工智能发展蓝图,说要放宽环境法规,还要大大扩大对盟友的人工智能出口,想保住美国在这门关键技术上对中国的领先地位。 特朗普发布这个计划的时候,还专门做了演讲,他说跟中国在技术竞赛上的较量,那可是能定义21世纪的斗争,口气大得很。 他还吹嘘:“美国是人工智能竞赛的发起国,作为美国总统,我今天在此宣布,美国将赢得这场竞赛。” 不光如此,他还说必须制定统一的联邦标准,不能让未来50个州各搞一套来监管这个行业。 同一天,副总统万斯在活动里说说,要是美国自己把自己框死了,让中国赶上来,那可不能怪中国,只能怪美国领导人的政策太蠢。 特朗普这个包含大约90项建议的计划,跟之前拜登的策略差别挺大,拜登那会儿,总想着建“高墙”,限制全球拿美国的高端人工智能芯片,生怕别人赶上。 可特朗普这套计划,主张把美国的人工智能软件和硬件卖到海外去,还想打击那些被认为限制人工智能发展的州级法律。 当天,特朗普还签了三项行政命令,把计划里的部分内容落实了,比如放宽环境规定、制定芯片出口规则,甚至想限制人工智能技术里的政治偏见。 今年4月,特朗普禁止英伟达H20芯片出口中国,可月初又允许人家恢复销售。现在这个新计划里,压根没提英伟达H20芯片的“国家安全担忧”。 有高级官员透露,这计划就是想让美国的人工智能企业能更自由地往外走。 像英伟达、超威半导体这些芯片巨头,还有谷歌母公司、微软、OpenAI、脸书母公司这些搞人工智能模型的企业,估计都能从中受益。 美国一家叫Anthropic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7月22日发布报告说,去年中国的电力容量增加了约400吉瓦,美国才增加几十吉瓦,差不多是中国的十分之一。 连美国的科技企业都在警告,说美国在能源生产上落后于中国,能源基础设施不够,可能会拖慢人工智能发展的后腿,这也就不难理解,为啥特朗普要急着放宽环境法规了。 中国这边早就表明了态度,商务部一直强调,美方该摒弃零和思维,取消那些不合理的对华经贸限制措施,中美合作共赢才是正道,打压遏制根本走不通。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也说过,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和长臂管辖,无端打压中国的芯片和人工智能产业,这严重违反市场规则,扰乱全球产供链。 损害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中方坚决反对,绝不接受,还敦促美方赶紧纠正错误,停止无底线打压,中方也会采取坚决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 美国这些政策上的摇摆,跟万斯说的“领导人蠢”或许有点关系。 一会儿禁芯片,一会儿又解禁,企业都不知道该怎么规划生产和出口了;联邦和州的监管标准不统一,谁还敢大胆投入研发? 拜登搞“高墙”,特朗普又想“开门”,战略方向来回变,怎么可能集中力量搞发展?这些问题,都是美国自己政策出了乱子,跟中国发不发展没啥关系。 中国能在人工智能领域站稳脚跟,靠的全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 国家早就把人工智能当成“新基建”的核心,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这些顶层设计,集中力量攻关芯片、算法这些关键技术。 企业和科研机构跟着政策走,钱和人都往这里投,研发经费一年比一年多,高校里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慢慢就形成了能打硬仗的队伍。 更重要的是,中国有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市场,14亿人在电商、社交、交通、医疗这些场景里产生的海量数据,都是训练人工智能的好材料。 就拿移动支付来说,咱们出门买东西不用带现金,手机一扫就行,这背后就是人工智能在帮着处理交易、识别风险,这些实实在在的应用场景,逼着技术不断进步。 还有智慧城市里的交通调度、工业生产里的智能机器人,都是靠这些数据把人工智能落地到实处,形成了“数据越用越灵,技术越用越强”的良性循环。 中国发展人工智能,不是为了跟谁比个高低,而是为了让技术服务于老百姓,推动国家进步。 咱们靠的是自己的努力,靠的是政策对路、市场给力、人心齐,跟别人蠢不蠢没关系。 【评论区聊聊】中美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没有可能找到更多合作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