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中纪委重拳出击!直接点名医药腐败这6类行为,医疗界再掀风暴!】  最近,医疗反

【中纪委重拳出击!直接点名医药腐败这6类行为,医疗界再掀风暴!】

  最近,医疗反腐又刷屏了!中纪委再次点名医药腐败问题,一系列大案要案接连曝光,让老百姓看得拍手称快。这场席卷全国的医疗反腐风暴不但没有停歇,反而在2025年掀起了更大浪潮,整治力度空前。

  2025年7月,中纪委通报上半年反腐战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190.6万件次,立案52.1万件,处分42万人。通报特别点名医药领域是  “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 的典型代表,反腐高压态势持续升级。

一、中纪委直指6类医疗腐败行为

 

 7月21日,中纪委官网发文强调要“从根源上消除医药腐败土壤”,要求深化医药体制改革,重构整体医药管理体系。文章同时明确了当前医疗反腐的重点方向:

  1. 采购腐败:在药品、耗材、医疗器械采购以及工程建设中收受回扣;

  2. 统方回扣:医生按开药数量收受医药代表回扣;

  3. 医保骗保:通过虚假诊疗、挂床住院等方式骗取医保基金;

  4. 数据造假:篡改检测报告、伪造医疗数据;  5. “影子公司”:通过白手套、代持等方式隐匿利益输送;

  6. 商业贿赂:医药企业向医务人员行贿获取不正当利益。

二、全国联动,反腐风暴全面升级

  这场医疗反腐风暴正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合力:

  湖南深化医保基金专项整治,14个成员单位形成联合督导、线索移送、数据共享三项机制,攥指成拳守护群众“救命钱”。

 陕西商洛市纪委监委着力整治医疗领域不正之风,聚焦过度诊疗、违规使用高值耗材等问题。2025年以来,已排查医疗领域问题线索97件,查处违纪违法案件46件。

  安徽省药监局7月22日印发通知,要求开展“清源”行动线索核查,强调要“同纪检监察机关同向发力、同题共答、同频共振”。

  略阳县则建立了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追责问责机制,对导致医保基金“跑冒滴漏”的行为严惩不贷。

  甘肃省纪委监委深入开展医药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截至2025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医药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1465条,处分433人。

  国家医保局开始应用药品追溯码打击医保欺诈行为。自2025年7月起,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环节必须先扫描追溯码方可完成医保结算。截至2025年6月,全国接入追溯系统的定点医药机构数量达96.3万家,覆盖率逾99%,已采集的追溯码总量高达418.28亿条。

三、新型反腐利器:大数据让腐败无处藏身

  这次医疗反腐一个显著特点是科技手段的运用。中纪委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运用大数据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机制”,建设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

  在专题片中曝光的江西省政协原主席唐一军案件中,专案组就是运用大数据手段关联搜索,发现了更多“影子公司”、代持嫌疑人、行贿嫌疑人。

  茂名市纪委监委在调查王茂生案时,调取了和高州市人民医院有业务往来的数百家供应商资料,通过大数据分析最终锁定证据。有了这些技术手段,药品耗材采购中的高价猫腻、医疗器械招投标背后的不正当交易,都将一查一个准。

四、行贿受贿一起查,斩断腐败链条

  2025年医疗反腐的另一个重点是“深化受贿行贿一起查”。中纪委明确表示要“坚决查处那些老是拉干部下水、危害一方的行贿人”。  重庆最近曝出一起案件:医药代表冉某元为提高抗癌药销售业绩,伪造医院印章和医生处方签,套取临床研究药品,两名癌症患者因此获得大量标注“仅供临床研究使用”的抗癌药。涉事医生已被暂停处方权,相关诊所和药店被处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在1月发布了《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覆盖医药购销领域全业务、全流程的九个场景商业贿赂风险点,为药企划清红线。

五、医疗反腐风暴将向何处去?

  从近期一系列动作看,2025年医疗反腐将呈现三大趋势:

  1. 从个案打击转向系统治理:不再满足于抓几个人,而是推动整个医药体制改革,消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2. 从查人转向制度改革:通过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医保支付方式等制度设计,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3. 从传统手段转向科技反腐: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让隐性腐败无处藏身。

  医疗反腐永远在路上!这场风暴不仅是为了揪出几个“害群之马”,更是为了重建医患信任,让每一分医保基金都用在刀刃上,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医疗反腐没有终点,只有进行时。随着制度笼子越扎越紧,监督之网越织越密,一个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正在向我们走来。

(来源 : 法家天下 原创 : 新星集)

评论列表

zj123
zj123 8
2025-07-25 00:02
牙科,神经取栓,介入,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