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天才啊!”上海,一家面馆老板,卖3元一碗阳春面,同时却以48元一杯的价格出售茅台酒,茅台论杯卖,一杯10毫升,来的人络绎不绝。老板:“纯飞天茅台”! 3元面馆卖茅台:上海街头的“烟火与酱香”碰撞 上海闵行区的清晨,阳光斜斜照在“阿明面馆”的旧招牌上。王阿明掀开蒸笼,3元一碗的阳春面在沸水里翻滚,葱花的香气刚飘出来,熟客老张就掀帘子进来:“老样子,阳春面加个蛋!” 可今天,老张眼神直勾勾往吧台瞟——那儿新摆了瓶飞天茅台,旁边小杯标价“48元”。 一、“3元面+48元茅台”,老面馆的新热闹 “哟,阿明,你这是要开酒馆?” 老张吸溜着面,瞅着茅台瓶笑。王阿明擦着手从后厨出来:“老张,尝尝?48元一杯,10毫升,正宗飞天!” 老张一口面差点喷出来:“你疯啦?3元的面配茅台,谁买啊!” 话音刚落,穿西装的年轻小伙进来:“老板,来杯茅台,配碗阳春面!” 小伙叫陈宇,是附近写字楼的上班族。他端着面和茅台杯,手机“咔嚓”一拍:“在上海3元面馆喝茅台,这反差感绝了!” 朋友圈刚发出去,点赞秒破百。王阿明在旁边看愣了:“现在年轻人,就爱这些稀奇玩意儿?” 很快,面馆变了样。穿旗袍的阿姨来打卡,举着茅台杯说“体验老上海烟火里的贵气”;骑摩托的大叔把头盔一放,嚷着“来碗面,再整口茅台,爽!” 王阿明的儿子小王直拍大腿:“爸,你这是无意识营销啊!3元面是引流,茅台是话题,绝了!” 王阿明听不懂“引流”,只看见老街坊们凑过来问:“阿明,你这茅台保真不?” 他拍胸脯:“假一赔十!我老王在这条街开了20年面店,能砸招牌?” 二、争议声里,藏着普通人的“茅台渴望” 消息传到网上,争议炸了锅。有人骂“炒作”:“48元10毫升,比整瓶买还贵,割韭菜!” 也有人赞“创新”:“让普通人花小钱尝茅台,挺好!” 王阿明看着评论区,烟抽得更勤了。 “阿明,你这茅台杯,我咋觉得像‘智商税’?” 老邻居李婶买完菜进来,盯着标价皱眉。王阿明给她舀了碗面汤:“李婶,我算笔账——整瓶茅台3000多,咱小杯卖,让没喝过的人尝尝味,不坑人。你看那打工的小伙子,攒几天钱就能喝一口,多好!” 李婶抿抿嘴:“你倒是实诚…… 可别让人说你赚黑心钱。” 争议里,王阿明发现个秘密:好多人不是真在乎价格,是想圆“茅台梦”。送外卖的大叔掏光口袋买了杯,手抖着喝了一口:“这辈子头回喝茅台,值了!” 退休教师坐在角落,慢慢品完一杯,写下“3元果腹,48元品味,人生百态藏碗面、杯酒里”。这些瞬间,让王阿明觉得,这“不搭调”的组合,真碰出了普通人的情感火花。 三、烟火气里的“茅台哲学” 某天深夜,面馆快打烊,常客老周醉醺醺进来:“阿明,再给我杯茅台…… 我儿子考上大学,我想喝点好的。” 他掏出皱巴巴的钱,王阿明不收:“老周,拿去喝,算我送的!” 老周红着眼眶:“阿明,你这面馆,让我懂了——好东西不该只有有钱人碰,普通人也配尝尝甜头。” 王阿明后来把这事讲给小王听,小王突然明白:父亲不是营销天才,是揣着“让大家都能得着好东西”的朴实想法。3元的面,是对老街坊的“坚守”;48元的茅台,是给所有人的“善意”—— 它打破“茅台只能整瓶买、高端场合喝”的规矩,把“贵气”掰碎了,撒进烟火人间。 现在,面馆还挂着旧招牌,3元阳春面照卖,茅台杯还在吧台。争议慢慢淡了,来的人各有各的故事:有人为尝鲜,有人为怀旧,有人为发一条“独特”的朋友圈。王阿明站在灶台前,看着蒸汽里晃动的茅台杯,笑了—— 原来最打动人的营销,不是算计,是把“遥不可及”变成“触手可及”,让老面馆的烟火气,裹着茅台的酱香,暖了普通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