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突变!俄罗斯高官公开放话:“谁要打以色列,我们就敞开供应导弹。”原由很简单。以色列被曝偷偷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防空系统,算是公开踩了俄罗斯的红线。克里姆林宫觉得这不是背后捅刀,是明着找事。于是反手就放狠话,威胁要给以色列的敌人塞满导弹、无人机、战斗机,一副“谁跟我作对,我就搅你后院”的架势。
事情得从几个月前说起,当时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几乎消耗殆尽,乌军手里只剩下不到4套爱国者系统,全境防线濒临崩溃,以色列这时候雪中送炭,把自己退役的8套“爱国者PAC2”给了乌克兰,直接让乌军手里的该款装备数量翻倍。
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俄罗斯,要知道,俄罗斯一直把乌克兰视为自己的红线,任何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都会引发强烈反应,以色列这次的行为,在俄罗斯看来,可不是背后捅刀,而是明目张胆的挑衅。
俄罗斯高层认为,以色列的军援行为将两国关系推到了新的转折点,尤其是在两年前的“阿克萨洪水”事件后,俄罗斯就公开支持哈马斯、伊朗和真主党,这已经让俄以之间的信任出现了裂痕。 如今,以色列大使正式证实援助乌克兰后,俄方更是直接将其定性为“对俄宣战”,切帕更是直言,这将彻底解开俄罗斯的束缚。
那么,俄罗斯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应呢?这里面其实有两层原因。
其一,俄罗斯正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打开中东的军售市场,自去年西方对俄展开新一轮制裁以来,俄罗斯军工的收入暴跌了近40%,如果能向中东国家供应先进导弹,比如S400防空系统、“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等,不仅能缓解经济压力,还能改变中东地区的力量平衡。
其二,俄罗斯可以通过武器输出强化“抵抗之弧”,牵制美国建立的“西方”盟友体系,此前真主党获得的俄制科尔内特反坦克导弹,虽然是五年前的产品,但作战效能依旧显著,备受中东国家眼馋,如果俄罗斯趁机开放更尖端的装备,肯定会引来一大批买家。
俄罗斯的威胁可不是说说而已,一旦这些先进武器流入中东,以色列现有的“铁穹”“箭式”反导系统将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
更严峻的是,俄方还有可能为以色列的对手们提供卫星情报与电子战支持,复制其在乌克兰战场的“预警机+数据链”作战模式,使真主党具备更精确的打击能力,比如,真主党之前使用的俄罗斯9M133“短号”导弹及相关系统,就给以色列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以色列这次援助乌克兰,其实也有自己的考量,长期以来,以色列在俄乌冲突中一直保持中立,虽然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但军事援助较少。
但这次情况不同,乌克兰的局势岌岌可危,以色列可能想通过援助来加强与美国的关系,毕竟,美国是以色列最重要的盟友,而以色列转让“爱国者”系统也需要美国的批准,不过,以色列的这一行为显然低估了俄罗斯的反应。
国际社会对这一事件的反应也各不相同,美国虽然批准了以色列的转让,但国内对乌克兰的援助已经捉襟见肘,德国与美国洛马公司合作的导弹生产线产能有限,生产出的产品实际战力也存在问题,而中东国家如伊朗、胡塞武装等,则可能借机升级自己的武器库。
伊朗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导弹来弥补被以色列空袭的损失,胡塞武装则可能获得反舰导弹,提升对红海航道的威胁能力。
俄罗斯的这一威胁,无疑让中东局势变得更加复杂,一方面,俄罗斯通过支持以色列的敌人来施压,另一方面,以色列也不会坐以待毙,双方的博弈不仅会影响中东地区的稳定,还可能波及到俄乌冲突的局势。
未来,国际社会需要密切关注这一事件的发展,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
总的来说,这次事件是俄罗斯与以色列之间长期矛盾的一次爆发,以色列的军援行为触动了俄罗斯的红线,而俄罗斯则通过支持以色列的敌人来进行反击。
在这场博弈中,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地区局势的进一步动荡,希望双方能够保持克制,通过对话解决分歧,而不是让冲突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