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女孩扶起一名摔倒老人却被讹诈了8万元。三年后,在商场再次遇到该老人摔倒。这次她全程录像并报警,同时质问老人:“真是太巧了,时隔三年,我们又见面了。” 老人及其家属认出女孩后瞬间慌乱,最终在监控和警方介入下,老人家属承认此前的讹诈行为,并向女孩道歉。 锐评: 三年前的8万块钱买走的何止是女孩的积蓄,更是整个社会的信任。 老人一家把善良当韭菜割,用骨折当筹码敲诈,这种精准诈骗比明抢还狠,因为他们算计的是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三年后老人再次摔倒,女孩举着手机录像时,周围人第一反应不是救人,而是掏出手机存证。 这是被讹怕了的自保本能! 当年彭宇案那句“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扶”像根刺扎在人心上,让做好事成了高风险投资 。 《民法典》虽有“好人条款”,但现实中讹诈成本太低,即便被拆穿,最多道歉了事,而受害者的误工费、精神创伤却无人买单 。 就像这次,如果没有监控,女孩怕是又要跳进黄河洗不清。 真正该扶的不是老人,是被扭曲的社会规则。 建议给每个社区标配“爱心救助站”,配备急救设备和监控,对恶意讹诈者严惩不贷,列入征信黑名单,让法律真正成为好人的铠甲,而不是坏人的盾牌。不然,下一个不敢伸手的,可能就是你我。 您说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