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明白,韦昌辉闯入东王府时,杨秀清为何不表演“天父下凡”,让士兵下跪迎旨,接受天父训导呢?杨秀清,有自己的苦衷,他很无奈。 杨秀清本来是个烧炭的穷小子,出生在广西桂平一个穷山村,父母早亡,从小就靠自己砍柴烧炭维持日子。没啥文化背景,也没家族撑腰,但他脑子活络,1840年代加入洪秀全和冯云山的拜上帝会后,很快就混出头。1848年冯云山被抓,洪秀全跑路,会里乱成一锅粥,杨秀清抓住机会,装作天父附体说话,稳住了人心,还号召大家捐钱救人。 从那以后,他地位蹭蹭上涨,金田起义时被封东王,掌管军政大事。太平军从广西打到南京,他指挥有方,定都天京,扩地盘,北伐西征都靠他调度。话说回来,杨秀清没兵没家族,只能靠这套宗教把戏维持权威,洪秀全他们也得认账,不然整个拜上帝教的根基就晃了。但韦昌辉、石达开这些人是实力派,有家族军队,早就看不惯杨秀清的把戏,杨秀清越是想削他们兵权,矛盾就越深。你想想看,杨秀清派亲信去地方接管,韦昌辉他们能忍?1856年,杨秀清又想升封号,洪秀全表面答应,暗地里密令韦昌辉动手。这家伙的崛起全靠聪明和机会,但也埋下隐患。 天父下凡这事儿,说白了就是杨秀清的绝招,但不是真神附体,而是他看透了洪秀全他们的把戏,故意借宗教来掌权。起初在广西,杨秀清用这招安抚会众,筹钱救冯云山,树立威信。后来定都天京,他多次下凡,杖责洪秀全、北王他们,名义上教训大家,但其实在抢权。洪秀全没法否认,不然等于自拆台脚,韦昌辉他们表面跪着听,私下恨得牙痒。杨秀清知道自己底子薄,军队主力在韦、石手里,只能靠这套来平衡。 可韦昌辉、石达开是地主出身,读过书,对这种迷信深恶痛绝,杨秀清每下凡一次,他们就觉得被侮辱。杨秀清还用下凡羞辱诸王,剥夺兵权,比如派东王系去江西等地接管,韦昌辉的部队被拆散,这直接激化矛盾。话说回来,杨秀清不是傻子,他清楚韦昌辉他们从来不信天父,一旦摊牌,下凡没用。太平天国军事上赢了仗,韦、石力量更大,杨秀清越担心被边缘化,只能加紧削权,结果玩火自焚。这套把戏帮他上位,也让他树敌太多,到头来反噬自己。 内部矛盾积累到顶点,杨秀清逼封万岁,洪秀全表面让步,暗中密令韦昌辉、石达开回京对付他。韦昌辉从江西带三千精兵赶回,石达开在湖北也动身,但韦昌辉先到手。杨秀清比谁都清楚,韦昌辉的兵是韦家军,从金田起义就效忠韦家,不吃天父那套。韦昌辉他们家族强大,是起义的主要赞助者,杨秀清的直属兵少,家族弱,摊牌时下凡等于白费劲。韦昌辉进城后,直扑东王府,杨秀清没来得及召集部队抵抗,就被抓。 为什么不表演?因为士兵不会跪,韦昌辉早就不认这套,杨秀清的苦衷就是实力不足,只能靠把戏维系,一旦对手翻脸,他就啥也不是。你想想看,杨秀清出身低,靠聪明爬上来,但没硬实力,韦昌辉他们有军队有钱,杨秀清削权是自保,却加速了冲突。太平天国本该抗清,结果内斗,杨秀清的无奈在于,他知道下凡无用,但也没别的招。这事儿暴露了太平天国的弱点,宗教包装下是权力争斗,韦昌辉杀杨秀清后,继续大开杀戒。 天京事变爆发,杨秀清被杀后,韦昌辉扩大屠杀,杀东王全家和属下两万多人,城里血流成河。韦昌辉假传洪秀全诏书,诱杀东王余党,太平天国内部分裂加剧。石达开回京调解,却被韦昌辉猜忌,带兵出走,二十万精锐脱离。洪秀全下令处死韦昌辉,韦昌辉被五马分尸,秦日纲也遭杀。话说回来,这内斗让太平军元气大伤,清军趁机反扑,湘军围攻天京。 石达开转战多地,牵制清军,但1863年在大渡河被围,谈判后被俘,在成都凌迟处死。他的出走直接削弱了太平天国实力,洪秀全改封诸王,引起更多不满,陈玉成、李秀成间矛盾突出,西征失败。太平天国从盛转衰,全因领导层内耗,杨秀清的死是转折点,韦昌辉的野心也毁了自己。清军步步紧逼,天京被围,洪秀全病逝,幼天王继位,但城破后被俘凌迟。 太平天国灭亡过程惨烈,1864年天京陷落,湘军屠城,死二三十万人。洪仁玕护幼天王突围失败,幼天王在南昌凌迟,洪仁玕也遭杀。余部如李秀成被俘处决,赖文光与捻军合流,1868年覆灭。太平天国失败,根源在内部分裂,杨秀清的权斗、韦昌辉的屠杀、石达开的出走,都加速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