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乌克兰其实已经一败涂地了,根本没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乌克兰前线的士兵们最近有点撑

乌克兰其实已经一败涂地了,根本没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乌克兰前线的士兵们最近有点撑不住了。 法新社记者上周偷偷摸到顿巴斯前线,发回来的报道里写着,乌军第36旅的一个步兵连,满编应该120人,现在连炊事员都算上才凑够47个。 阵地前面的地雷阵,他们自己都记不清埋了多少处,反正俄军坦克一冲过来,能指望的只有手里那些快打光弹药的反坦克导弹。 这已经不是秘密了。 路透社统计了今年上半年的战场动态,乌军从春天开始的所谓“大反攻”,折腾了五个月,不仅没拿回半寸土地,反倒把去年好不容易守住的赫尔松州几个定居点给丢了。 俄军那边倒是不紧不慢,每天用无人机盯着乌军的补给线,卡车只要敢开出来,十有八九会被盯上。 更要命的是经济,世界银行上个月刚发布的报告里写着,乌克兰现在的GDP比开战前跌了快40%。 你可能对数字没概念。 简单说,战前一个基辅工人平均月薪能有400美元,现在揣着200美元都算高收入。 超市里的面包价格,半年涨了3倍。 乌克兰国家银行的数据更吓人,外汇储备只剩180亿美元,连进口三个月的石油都不够。 人也快没了。 联合国难民署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开战到现在,跑出去的乌克兰人已经超过620万。 这里面,25到40岁的年轻人占了73%。 留在国内的呢?乌克兰国家统计局上个月摸了次底,全国现在常住人口不到2900万,比战前少了近四分之一。 而且这2900万里,60岁以上的占了38%,18到30岁的年轻人只剩不到12%。 你想想,年轻人跑了,精英也留不住,基辅经济学院的教授们,一半以上跑到了波兰和德国。 IT行业更惨,战前乌克兰是欧洲有名的“程序员外包基地”,现在80%的技术公司把总部迁到了里斯本或者布拉格。 泽连斯基去年还喊着“要让人才回流”,今年连提都不提了。 泽连斯基为啥还硬撑着?《金融时报》前几天扒了个细节。 他上个月跟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通话时,冯德莱恩明着说“只要乌克兰还在打,欧盟的500亿欧元援助就不会停”。 这话听着是支持,其实藏着心思——欧洲需要乌克兰拖着俄罗斯,就像耗着一头大象,哪怕自己也流着血。 泽连斯基自己也没退路。 乌克兰国内的民调显示,他的支持率从开战初的90%跌到了现在的41%。 要是停火谈判,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庭、跑出去的难民,大概率会把怨气撒到他头上。 继续打,至少还能顶着“抗俄英雄”的帽子,靠着西方援助维持住权力。 可倒霉的是那些没跑成的老百姓。 国际红十字会上周发布的报告里写着,乌克兰现在有140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哈尔科夫州的农村,冬天快到了,60%的村庄还没通上电。 老人们拿着积攒了一辈子的卢布,在空荡荡的集市上连块面包都换不到。 更讽刺的是,欧盟最近宣布要给乌克兰的“冬季援助计划”,看着金额不少,其实大半是贷款,还得用乌克兰的黑土地租赁权做抵押。 泽连斯基在电视上对着全国人喊“胜利就在眼前”,镜头扫过台下,坐着的大多是头发花白的老兵和穿西装的官员,年轻人的面孔没几个。 乌克兰的家底早就空了,经济像漏了底的桶,人跑的跑、老的老,再打下去,真就只剩一片焦土。 泽连斯基揣着自己的小算盘,欧洲握着援助的水龙头,他们都装睡,不肯承认这场仗早就该停了。 只是那些在防空洞里啃干面包的孩子,在废墟里守着破房子的老人,没谁替他们喊一声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