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 特朗普总统又宣布了! 7月23日,特朗普总统宣布美国要对印尼商品征收19%的关税,这是个大事儿!印尼也跟着取消99%的关税屏障,答应给美国供应关键矿产,还要买波音的飞机、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呢,这下两国买卖轻松多了。 从表面上看,这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似乎为美国带来了“大利好”,对印尼的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的同时,又把美国自己的商品推销到印尼市场,两国在交易上的互动变得更加密切,直接影响了许多产业和市场的走向。然而,单从表面看到的繁荣,未必就是所有人心中的“福音”。 美国本土的制造业固然可以通过这一举措得以振兴,工厂复苏,订单增加,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对于那些参与了波音飞机制造、农产品供应的公司来说,确实会有短期的经济红利。但是,让我们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思考,特朗普这一次的“战略”可能并非完全无懈可击。 提价这事儿,已经是铁板钉钉的结果。随着关税的提高,印尼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价格势必上涨,商家为了保持利润,只能将这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电视、衣服、电子产品,所有这些普通家庭日常消费品的价格都可能迎来上涨潮。试问,这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哪能不带来负担?美国百姓的钱包恐怕是要受伤的。 更何况,关税的增加是否能真正有效地刺激美国经济,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特朗普的支持者大力推崇这种“保护主义”政策,认为通过关税可以减少美国对外部市场的依赖,保护本土企业,甚至能“逼迫”其它国家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从而在全球经济中站稳脚跟。然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过高的关税反而可能加剧国际间的摩擦,甚至引发“贸易战”,让全球市场变得更加复杂且难以预料。 不禁让人思考,特朗普这一招,到底是聪明的战略布局,还是一种短期内为了博取政治资本的冒险行为?美国的工厂得到了振兴,但普通家庭的负担可能也在加重。更有甚者,这种行为究竟是从长远角度考虑美国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迎合眼下的国内政治需求? 或许在特朗普的眼里,征税是一种博弈,是与世界其他大国角力的手段,但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种政治博弈的代价,未必值得他们为此付出更多。那些一直以来享受低价商品的消费者,是否能接受这些生活成本的增加?是否能感受到“伟大”的关税政策带来的实际好处? 美国经济的复兴,真的能通过关税来实现吗?还是它正走在一条让普通百姓与世界经济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的道路上?如果只是为了短期的政治利益而忽视长期的全球经济格局,特朗普的这一招恐怕并非那么“聪明”。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