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米高原上种出的菜,鲜得嘞!”这几日,明康汇生鲜菜市货架上来自湖北、四川、浙江、甘肃、云南、宁夏等地的高山蔬菜、高原夏菜格外抢手,成为杭州市民餐桌的新宠。
据了解,今年5月,明康汇蔬菜采购团队前往湖北长阳、四川广元、浙江丽水、甘肃兰州等高山高原核心产区,精准锁定优质蔬菜供应链,早早开启一场“夏菜保供战”。
如今,近80款高山蔬菜、高原夏菜跨越2000多公里,通过高效物流稳定供应长三角,日均输送量持续增长。
高山蔬菜,指的是种植海拔800米以上地区种植的蔬菜,可依托特殊的高山小气候反季种植;高原夏菜则多种植在海拔1500米以上,由于所在地区海拔高,气候偏干冷,又称冷凉蔬菜。
“这些来自高海拔地区的蔬菜,得益于冷凉的生长环境,病虫害发生率低,农药使用量大幅减少,加之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使得蔬菜更加安全健康。”据介绍,这些地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延长了蔬菜的生长周期,不仅促进了干物质积累,还提升了瓜果的含糖率,使得口感更加鲜甜爽脆,营养价值也更为丰富。
明康汇的高山蔬菜和高山夏菜从哪来?
首先是秦岭大巴山交汇的曾家山。
曾家山是“中国十大避暑名山”,平均海拔1300米,其所在的朝天区是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也是四川省最大的高山露地绿色蔬菜基地。
“我们以‘滨江-朝天’东西部协作为切入点,与广元市朝天区搭建‘广供杭州’合作通道,从产地生产种植指导,到拓展长三角销售渠道,全链路深度协同打响‘曾家山蔬’区域公用品牌。”明康汇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就上架了曾家山第一批成熟的平包菜、牛心包、莴笋等高山蔬菜,广受好评。
其次是“中国高山蔬菜第一县”,湖北长阳。
经过多年发展,当地的高山蔬菜产业已实现标准化示范栽培、质量安全管理、现代化供应链体系建设。1800米高山上孕育出的青泡椒、西红柿、包儿菜、白萝卜等蔬菜,风味浓郁独特。
2023年8月,第一批长阳高山蔬菜抵达明康汇宁波仓,上架首日就被“抢”光;杭州亚(残)运会期间,“长阳山蔬”还通过明康汇渠道走上“亚运餐桌”;今年长阳的夏季菜也于7月1日启动供应,仅半个月就已输送56吨鲜甜蔬菜至各渠道。
第三个,是浙江丽水。
丽水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群山连绵,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多达3573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高山就有244座。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当地高山蔬菜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山区农业的重要支柱。
记者了解到,龙泉茄子、景宁茭白等都是门店热销的“丽水系”夏日好菜。
第四个是明康汇目前供应的高原夏菜“主力军”——甘肃的“高原鲜”系列。
甘肃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平均海拔1800米的地形优势,造就了得天独厚的蔬菜种植条件:显著的地势落差、充足的光照时长,使其成为我国“北菜南运”“西菜东调”的核心产区。
“今年5月,我们的采购团队到甘肃兰州、张掖等冷凉蔬菜主产区‘寻宝’,发现这里的大小娃娃菜芯黄叶嫩味甜、西兰花颗粒饱满紧实、西芹纤维细腻爽脆。”为确保2000公里跋涉不失鲜度,明康汇现采直发,用“泡沫箱+冰瓶”双重保鲜包装,装车后更以棉被保温层和封车膜形成立体防护,千里速达,运输高原本味。
最后一个,云南产区。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年日照时数超2200小时,日均温差10℃~15℃,病虫害少,盛产各类叶菜和大小娃娃菜,以及各种菌菇、豆类、笋类,充足光照和昼夜温差利于蔬菜干物质积累,生产的蔬菜纤维细腻、糖度高、口感清甜,是高原冷凉蔬菜的主要产区之一。
“其实早在2024年,我们就成功打造了甜龙竹笋这一爆品。”甜龙竹笋夏季采收上市,清甜不涩,可以不焯水,直接生吃,填补了江浙沪地区春笋、冬笋之间的供应空档,“今年,生菜、油麦菜、上海青、黄白菜、甜龙竹笋等云南蔬菜也已陆续上市。”
温馨提示,这条跨越山海的“清凉夏菜补给线”将持续至10月底,更多来自纯净高海拔地区的优质高山、高原蔬菜将接棒上市,直达家门口的明康汇生鲜菜市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