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要哭!中国在雅鲁藏布江下游规划的水电站开工了! 7月19日,李强总理亲自去西藏林芝宣布工程开工,这事儿一下子就火了。工程总投资1.2万亿元,规划建五座梯级电站,装机容量高达6000万千瓦,年发电量能到3000亿千瓦时,比三峡大坝多出三倍。这不光是发电的事儿,还能带动西藏经济发展,推动清洁能源转型,帮我们实现双碳目标。项目选址在林芝市米林水电站坝址,主要用截弯取直和隧洞引水的方式开发,电力主要外送,兼顾本地用电需求。中国电建集团负责建设,国家发改委也大力支持。 全球媒体都关注了,欧洲国家想学我们的高海拔施工技术,因为他们峡湾地区也有类似需求。印度和孟加拉国却不淡定,担心下游水流变化影响农业和防洪。印度今年1月就表达过关切,说要密切监测,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孟加拉国也表示担忧,怕洪灾或干旱加剧。但中方外交部明确回应,这项目在中国境内,是主权行为,不会伤害下游,还能通过数据共享帮他们防灾减灾。中国驻印度使馆临时代办王雷在印度快报上发文,说工程经过科学论证,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不会构成水炸弹威胁。印度媒体炒作说中国建坝是为了控制水源,甚至有网民叫嚣要反制,但这些说法站不住脚,因为河流大部分在中国,国际法支持我们开发自家资源。 联合国和大多数国家都认可中国民生工程,不会轻易支持印度的逻辑。印度外长苏杰生最近访华,还谈了深化合作,避免小事闹大。工程开工后,股市工程板块上涨,投资者看好前景。这项目从2020年十四五规划立项开始,就备受瞩目,施工难度大,海拔高,水位径流量超1400亿立方米,全球没别的国家能建。北欧国家希望从中国学经验,用在他们高落差地区发电。印度过去几年一直鼓噪,说中国在上游发电是为了操控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文状况,还编造理由称中印应共同商定。 但这纯属无理取闹,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河流,下游只一小段流经印度,水电资源归我们所有。中国建设水电站是民生经济项目,联大对我们解决用电努力持正面态度。印度首席部长佩马坎杜公开喊话,说中国掠夺水资源,会导致印度用水风险和生态灾害,要通过外交抗议,并在联合国起诉叫停。去年印度和巴基斯坦争端中,印度控制杰纳布河上游水坝,先关闸门造成巴方旱灾,后开闸放水淹没巴方农田房屋,损失巨大,遭多国谴责。 今年5月,孟加拉国提斯塔河项目招标,前总理选印度企业而非中国,暗示怕印度找麻烦。这些行为让印度对上游项目敏感,或许是投射自家做法。中国多次说明,水电站以发电为主,不会截断水流,还将共享水文数据维护下游稳定。工程团队设计时考虑生态,用隧洞引水减少河道干扰。印度网民论坛上讨论激烈,但政府保持克制,可能知道不占理。中国邀请印度参与数据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事件发展中,中印边境谈判提过水电议题,但中国坚定推进。印度想和中方恢复关系,不会捡芝麻丢西瓜。联合国若真受理印度指控,只会成笑话,因为印度自家水坝做法已遭质疑。中国推进工程,有助于双碳目标,提供清洁能源。项目分阶段,第一梯级几年内投产,全线发电后带动就业和基础设施。印度关切虽在,但法理支持中国开发。展望中印,作为邻国,应加强对话。 中国秉持负责任态度,开发与保护并举。双方可探索联合监测,减少误解,促进互信。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确保项目惠及人民,维护区域和谐。未来十年,工程建成将改写能源格局,西藏水泥需求翻倍,四川重装订单排到2030年,重庆至林芝铁路货运量大增。这不只经济,还战略意义,提升藏南控制,但我们不夸大军事解读,就是自家事儿。印度若继续施压,外交渠道走起,但缺乏依据。 中国对跨境河流一贯负责,不会伤害邻国利益。工程还能降低下游洪峰,帮印度阿萨姆邦防灾。印度东北部农业靠布拉马普特拉河灌溉,四成水稻依赖它,但中国季调节水库能错峰泄洪,减少灾害。1950年墨脱地震洪水曾致印度死超1500人,水库调控可避类似损失。印度担忧农业用水,但杞人忧天,中国承诺不合理调控。 驻印度使馆文章说,工程助力绿色目标,不会伤印度。雅鲁藏布江理论水能蕴藏量1.14亿千瓦,占全国六分之一,建成减9000万吨煤耗,3亿吨碳排。能源安全上,降低化石依赖,避国际波动。中国水电装机4.36亿千瓦,增速慢,这项目帮补短板。生态上,雅鲁藏布大峡谷生物多样,但工程有环境治理机制,管控负面。 墨脱2013年通公路,运输靠单一通道,雨季易断,但我们克服。印度学者分析说大坝气候水资源自然影响大,危及1.3亿人,但漏洞多:任何坝都牺牲环境,可机制管控;南麓降雨补径流,不严重;印度问孟加拉,印度才是受害者。 但中国科学规划,兼顾上下游。印媒称政治武器,但我们低坝,非高坝,无多蓄水,不形成关闸无水或开闸洪峰。单纯发电,非综合水利。无需过度解读军事,中国再创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