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37年,民众们为了抗日,踊跃捐款购买战斗机,宋美龄手握足以购入1300架飞机的巨款,但她最终她却只带回 300架,那剩下的1000架的钱到底去哪了? (参考资料:2024-04-11 红歌会网——辽宁王忠新| 窃国大盗宋美龄:浑身散发着铜臭) 在公众视野里,宋美龄是完美的化身,她以优雅的旗袍和流利的英语征服了世界,胸前那枚空军飞行勋章,更是她深度参与家国命运的象征。 可谁能想到,在这位“第一夫人”光鲜的形象之下,隐藏着一个关于财富与奢靡的惊人谜团。 故事的开端,是一座名为“美龄宫”的别墅,1929年,宋美龄看中了南京中山陵旁的小红山,向蒋介石提议在此修建一处居所,蒋介石欣然应允,工程随即上马,预算原本是24万元,可最后竟花掉了31.65万元。 而这笔超出的巨款,一部分是向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借”的,另一部分则由南京市财政局垫付,要知道,在1932年的上海,一枚银元能买16斤大米,这座别墅的造价,无异于天文数字。 如果说动用国家资源建私宅还算灰色地带,那么宋美龄的一些财富来源则黑白分明,1928年,军阀孙殿英盗掘清东陵,引发全国公愤,为了自保,孙殿英将盗来的珍宝分送给国民党高层。 其中,慈禧太后口含的那颗夜明珠,就送到了宋美龄手中,据说后来被她镶在了鞋子上,她的姐夫孔祥熙和姐姐宋霭龄也收了好处,这桩足以动摇国本的丑闻才不了了之。 然而,真正将宋美龄财富争议推向风口浪尖的,还是抗战时期那笔神秘消失的空军经费,宋美龄一手参与组建国民党空军,也总爱在旗袍上别着空军勋章,俨然是这支部队的灵魂人物。 可到了1937年,蒋介石在庐山召开最高军事会议,却发现能参战的飞机仅有区区300架,他勃然大怒,当场质问航空委员会主任周至柔:空军经费用哪里了?” 周至柔这才吐露实情:经费全被宋美龄存进了香港的外国银行,时任参谋长杨杰将军也向蒋介石揭发此事,沈醉后来也证实,这些钱被宋美龄拿去私人账户“钱生钱”了。 结果就是,日常训练的飞机损坏后无钱补充,到战争爆发时,航空委员会在册的500架飞机,真正能飞上天的仅有91架,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国家的防空命脉竟被如此对待,这背后究竟是什么样的心态? 这还仅仅是冰山一角,抗战爆发后,宋子文在美国负责争取美援,顺便大发国难财,引得民怨四起,宋美龄看在眼里,干脆把他召回,自己亲自出马赴美募捐。 据统计,宋美龄在美国募得了约4亿美元,可最后回到国内、真正用于抗战的,只有1亿左右,美国人对此大为光火,干脆停止了现金援助,改为只提供物资,而且必须由美方人员亲自押运到中国,生怕再被截留。 随着内战爆发,宋美龄的资本运作更是变本加厉,1944年,她借访问巴西之机,悄悄在圣保罗购置了大量产业,1946年,她与陈纳德合作开办民用航空公司,同年又直接卷入黄金投机生意,大肆敛财。 等到1949年蒋介石下野,夫妇俩退居溪口时,她甚至通过江防总司令汤恩伯和青帮的势力,暗中将天文数字的黄金、白银与文物转移出去,这些在国家风雨飘摇之际的举动,都指向一个事实:个人财富远比国家命运更重要。 即便在国民最困苦的日子里,宋美龄的生活也极尽奢华,她对旗袍的痴迷到了极致,专职裁缝张瑞香几乎每天都在为她赶制新衣,而许多旗袍她一生都未曾穿过,只是做好后欣赏一番而已。 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当抗战进入最艰难的阶段,宋美龄却能心安理得地在美国纽约和旧金山一待就是数月,享受悠闲生活。 当蒋介石退守重庆、中国被全面封锁时,宋美龄乘坐美国飞机经“驼峰航线”回国,这架珍贵的飞机上,却塞满了她的家具、化妆品和衣物,甚至还带了一架钢琴。 美国飞行员对此极为反感,最终以飞机故障为由,在途中将钢琴扔出了机舱,而当美国记者白修德将河南大饥荒、饿殍遍地的惨状公之于世时,宋美龄正安逸地待在寓所里,用进口浴缸洗着牛奶浴。 即便是晚年,宋美龄的商业头脑也未曾停歇,从投资新墨西哥州的天然气,到创办休斯敦的石油公司,再到组建一系列能源开发企业,宋美龄在海外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张,展现了她对资本运作的纯熟。 回看宋美龄的一生,她利用其特殊地位,系统性地将国家资源和国际援助转化为惊人的私人财富,并用这笔财富维持着超越时代的奢靡生活。 这种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国民政府的财政和军备,更在民族最需要团结的时刻,侵蚀了国家的抗战力量和国际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