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59年,第1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和小演员让·皮埃尔·利

1959年,第1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和小演员让·皮埃尔·利奥德站在《四百击》的电影海报前。他们当时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部电影,将取得全球性的轰动效果,将成为“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开端,将改写整个电影史。 之前聊过“法国电影新浪潮”的话题,简单说法国电影新浪潮的特点,就是颠覆了传统的电影美学和工业模式,比如在制作上,抵制好莱坞的电影流水线工业体系,拒绝高成本和大明星,鼓励非专业演员出演和即兴表演,打破电影的高门槛和资本垄断。 比如在创作上,摒弃一切场外因素干扰,尊重导演作为核心创作者的权力,跳出传统的局限,尊重导演的个人美学观与生命体验。“作者电影”的概念应运而生。 比如在叙事上,打破叙事的连贯性,打破线性叙事的制约,拒绝刻意,展现生活随机而荒诞的特性。 比如在技术上,打破固定镜头和固定场景的约束,大量运用运动镜头,跟随拍摄、长镜头,话外音,影像重叠,增强电影的爆发性和观众的沉浸体验。 总体来讲,新浪潮代表的就是打破常规,独立思考,贴近生活本身,拒绝刻意安排,拒绝理想化的情节设置等。 没有法国电影新浪潮,就没有戈达尔、特吕弗、候麦、理查德·林克莱特、马丁·斯科塞斯、王家卫、是枝裕和、昆汀·塔伦蒂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