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走出去”如何有效防控海外知识产权风险?7月22日,湖北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湖北)实践基地、湖北省知识产权服务协会、武汉东湖高新区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联合武汉市“优化营商环境企业法律服务直通车”专班主办“企业在国内外贸易中专利诉讼与应对策略”的主题讲座。
当天,来自光谷重点企业代表、法务人员、高管代表等60余人现场交流。
首先,湖北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新材料预审部预审员姚梦钰围绕“专利预审流程、备案常见问题及应对指引”等,进行系统讲解。她重点介绍了预审申请提交要求、审核周期缩短优势、申请流程图示及常见问题处理建议,帮助企业明确专利申请前期规划与备案操作流程。
现场展示数据显示,通过保护中心提交的专利预审材料,在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审查周期可缩短7–15个工作日,大幅提升了企业专利授权效率和创新保护能力。
北京三聚律师事务所周美华律师以“专利诉讼策略与实施”为题,围绕“如何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无效宣告与取证策略”“整体诉讼节奏设计”等讲述自己接触的经典案例。从专利侵权、跨境维权等角度,深入分析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常见的知识产权纠纷应对路径,并提供了落地的操作建议。
其中,两大制造空调企业的专利纠纷案令人印象深刻。最终一家提起的专利权被宣告全部无效,另一家成功化解了涉案金额高达千万的风险。
此外,国内某公司遭遇某外国公司专利阻击,开展跨国维权。维权团队通过系统检索并反向提出多项“无效异议”,最终在欧洲专利局赢得发明专利确权,转守为攻,迫使对方接受和解条款,实现跨境专利博弈的胜利。
“越早应对、越主动布局,是企业降低海外维权成本的关键。”周美华强调,专利布局不仅是合规要求,更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利剑”和“护盾”。
活动现场,湖北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相关人员还介绍了“应对海外纠纷”的申报流程,企业可通过电话、窗口等方式提交指导服务申请。相关机构将根据企业需求提供诉前分析、专家意见、案例辅导等一对一服务,切实提升企业海外维权能力。
据了解,2024年,由武汉市委依法治市办统筹,武汉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总工会及九派新闻等7家单位,共同开启武汉市“优化营商环境企业法律服务直通车”,当年成立武汉市“优化营商环境企业法律服务直通车”普法讲师团。通过现场“互动式、情景式”普法体验,线上“科技AI普法+”问答,打造沉浸式普法平台,着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企业职工法治意识及法治素养,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支点建设,打造优良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今年5月16日,2025年度“民法典宣传月”暨“优化营商环境企业法律服务直通车”活动正式启动。今年“直通车”将联系各区及相关单位,开展不少于30场进企业活动,通过需求调研、现场咨询等多元形式,持续为企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九派新闻实习记者陈月莹记者张思懿通讯员郭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