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李倩一名基层司法所长的坚守与创新

从事司法行政工作11年,现任建水县司法局面甸司法所所长的李倩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更好地满足群众法律需求作为奋斗目标。她所在的司法所2011年被省司法厅、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联合授予人民调解先进集体称号,2016年被省司法厅授予省级规范化司法所称号。

针对婚恋纠纷隐私性强、排查调解难度大、反复性强且易引发恶性案件的特点,李倩带领该所工作人员不断总结经验,强化与妇联、民政、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与信息共享,建立健全排查和回访机制,创新调解方法与技巧。

在村级层面,该所协助组建由网格员、调解员、法律明白人构成的排查小组,每月开展“敲门行动”,重点关注新婚、二婚、上门女婿、长期异地务工夫妻、存在经济纠纷家庭,对排查出的纠纷建立动态台账,及时介入调解。

李倩要求该所人员创新运用“三心”工作法:耐心倾听当事人陈述,不打断、不干扰,通过观察其行为和情绪,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换心思考,站在当事人角度分析问题,找准矛盾症结所在;用心分析,从法律、情理、事理等多角度为当事人剖析利弊,引导其理性、合法处理矛盾纠纷。

该所建立“周、月、季度”三时间段回访机制,调解结束后,通过电话、家访等方式了解调解协议履行情况和双方关系修复程度,确保调解效果的长效性。

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利剑护蕾”专项行动、“法律六进+N”等工作,该所切实开展法律宣传工作,提升普法实效,精准覆盖重点人群和重点领域。针对辖区民族村寨纠纷情况,该所牵头组建“民族法治宣讲团”,将村组部分民族干部、法律明白人发展为普法宣讲团志愿者,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普法。

“考虑到民族村寨的特殊性,我们创新普法方式,将民族语言与法治宣传有机融合。”李倩介绍,该所每年都要深入多个民族村寨开展“双语”普法宣传活动10余次。

为解决辖区外出务工人员普法难问题,李倩和该所工作人员建立外出务工人员普法微信群,制定详细的推送计划,每周定期推送2至3次法律知识,以图文、短视频、案例解析等形式在群内开展普法宣传,并在线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有力推动了辖区的安全稳定和民族团结发展。

该所不断建立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群众可一次性办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申请、矛盾纠纷调解、行政复议申请等业务,“一站式”解决群众多元化法律服务需求。

该所健全完善10个村委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实体平台建设,引入智能法律机器人、乡村法务通,实现线上线下法律服务全面畅通。

记者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