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7月18日的报道,美情报机构调查称,2016年特朗普胜选后,前总统奥巴马及其团队曾通过伪造、政治化情报资料,试图诋毁选举结果。 其中最扎眼的,就是当年搅得政坛天翻地覆的“斯蒂尔档案”,这份指控特朗普“通俄”的材料,竟是美国公司联合前英国情报人员炮制的,还被曝背后有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和希拉里竞选团队的资金支持。 奥巴马团队为啥这么干?说白了就是“输不起”。 2016年大选结果超出民主党预期,为了把特朗普拉下马,连情报这种本该中立的“国家耳目”都成了政治武器,而“斯蒂尔档案”的运作更魔幻:花钱找前情报人员编黑料,再通过媒体放风,最后借调查名义搞政治追杀。 这事背后更让人膈应的是美国两党斗争的“烂套路”。 民主党和共和党就像两个泼皮无赖,赢了大选就清算对手,输了就挖空心思搞破坏,今天你拿“通俄门”泼脏水,明天我就翻“伪造情报”的旧账,完全不管国家信誉和民众信任。 更荒唐的是情报机构,本该是中立的“裁判员”,却被两党轮流当“打手”使,搞得情报报告成了政治斗争的“弹药库”。 长此以往,谁还敢信美国情报界的结论?真要遇到国家安全危机,这些被政治污染的情报,说不定比敌人的炮弹还危险。 普通美国老百姓呢?被这帮政客耍得团团转。今天听民主党喊“特朗普是俄国人傀儡”,明天看共和党骂“奥巴马伪造情报”,到最后连北都找不着。 慢慢的,美国人会对政治越来越麻木,反正政客们都在演戏,谁上台都一个样,还不如躺平,可没人想过,这种“政治互撕”的恶性循环,正在一点点蛀空美国的民主根基,当选举变成“比烂大赛”,当情报沦为斗争工具,所谓的“民主灯塔”,不过是个自欺欺人的笑话。 说到底,美国两党之争早没了“为国家负责”的底线,只剩下“搞死对手”的野望。 就算这次“斯蒂尔档案”事件能查出个是非曲直,只要两党还抱着“赢者通吃、输者拆台”的逻辑,下次大选照样会冒出新的“政治炸弹”。普通民众除了当吃瓜群众,啥也改变不了,毕竟在这场权力游戏里,老百姓从来都不是主角,只是政客们互相撕咬时溅起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