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方持续施压,普京下了死命令,打到西方求和为止,并在八个战略突出部方向展现强攻姿态,很多人都有些意外,而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其实跟中国分不了干系,简单来说,俄方这次摆出进攻姿态,态度上摆的很明确,可见普京有应对美军重启对乌援助的办法,至少认为特朗普做的声明不会对俄乌战场造成什么明显的影响。 最近西方对乌支持明显出现波动,美国因为预算问题和大选因素,对援乌确实迟疑,这让俄方觉得再压一把,可能会改变整个战争走向,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不只是对手态度,更是全球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给了俄罗斯机会。 现在全球经济的主导格局开始松动,新兴经济体越来越有话语权,中国这两年开放市场,贸易总量持续扩大,尤其和俄罗斯合作越发紧密,不仅在能源,科技等领域深化,还在金融支付体系上带来了实际支持。 大量中俄贸易转向人民币结算,削弱了西方金融制裁的能力,让俄罗斯有了更多回旋空间。 普京政府很清楚,这不仅仅是和乌克兰的冲突,更是一次对西方整体战略压力的回应,通过多个战略方向的进攻,俄罗斯要对西方显示自己的决心和能力。 据媒体7月21日报道,现在哈尔科夫、顿涅茨克、扎波罗热等地都是俄军全力投入重点,企图不断制造战场压力,在谈判桌上获取主动权,这些动作明显也在测试乌克兰和整个北约的底线。 中国在这场局势里显得分外重要,近几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贸易用人民币结算,全球支付格局正在变化。 2023年,数据显示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份额上升到4.5%左右,美元的占比则降到55%,这意味着西方用金融手段遏制俄罗斯的效果大打折扣,俄罗斯能利用不同结算方式绕开制裁,稳定自己的国际贸易。 美国和西方这边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美国不仅财政压力巨大,还面临大选博弈,再加上社会和国会意见分裂,继续援乌的决心和资源其实都有很大挑战,美方虽然嘴上说会继续支持乌克兰,实际送到前线的实物大打折扣,加上协调不畅让乌克兰的压力越来越大。 战争影响不仅体现在军事实力,更逐渐渗透到金融、贸易、能源等全球合作领域,欧洲各国援乌的热情降温,更多人担心本国经济和能源危机,一场原本局限于地区的冲突,正逐步导致更多领域的结构性变化,普京趁机加大攻势不仅打乌克兰,也在试探西欧的决心和底线。 俄罗斯和中国的合作让传统西方联盟感到明显压力,人民币结算比例提升,金融制裁工具反击效果减弱,都说明全球化的经济联系正在重塑传统力量对比。 普京的强硬不只是出于短期战场考虑,更在于看好全球力量格局的变化,美国和欧洲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很可能在未来很长时间都难以重新掌握主动权。 俄乌冲突已经远不只是局部冲突问题,新兴大国合作、全球支付体系多元化、能源和科技分工重组,这些趋势正一步步改变全球政治经济格局。 俄罗斯能否继续保持战场主动,乌克兰和西方能否找到新的应对办法,不只关系到这场战争的胜负,更可能直接影响未来国际秩序如何演变。 .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参考信息:中华网(普京下了死命令:打到西方求和!俄8个突出部强攻,中国成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