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中国长寿之母”今年元旦离世,1902年出生的林蛇母,共有100多名儿孙,可让人

“中国长寿之母”今年元旦离世,1902年出生的林蛇母,共有100多名儿孙,可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竟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坏习惯”,这么多年基本没有断过![思考]

2025年元旦凌晨,闽东山村的长寿老人林蛇母在睡梦中安详离世,消息传开后,当地村民才恍然惊觉,这位常年坐在门前晒太阳的老太太,竟悄然走过了123个春秋。

林蛇母的人生横跨三个世纪。她出生那年正值庚子赔款,童年见证辛亥革命,青年时期军阀混战,中年熬过抗日烽火,晚年赶上改革开放。

三个儿子四个女儿成家立业,丈夫和两个儿子却先她而去。

2021年那场意外摔倒改变了一切,老人双腿受伤只能坐轮椅,视力完全丧失,但嗅觉却变得异常灵敏。

现在只要厨房飘出饭菜香,她就会准确朝香气方向伸手,像个孩子似的等着点心。

每天清晨,小儿子黄春风雷打不动端来热茶配米糕,老人一闻到茶香就立刻挺直腰板,双手摸索着接过茶杯,中午煮桂花糕时,甜腻的香味总能引得她不停咂嘴。

母亲这辈子就爱两样,喝茶和吃点心,黄春风说。

老人饭量惊人,一次能吃七个饺子还要喊“再来点”,不过家人严格控制,每餐只让她吃到七分饱。

去年秋天有记者来采访长寿秘诀,虽然看不见人,老人听到声音就热情招呼落座。

被问到如何活这么久时,她布满皱纹的脸露出困惑表情,仿佛在说,我也不知道啊。

村民们记忆里的林蛇母总是笑呵呵的,丈夫病逝时她哭了三天,第四天就下地抢收庄稼。

大儿子意外去世那年,她在村口榕树下坐了一夜,第二天照样给孙子蒸红龟粿。

老人有个“怪癖”,从不把悲伤藏在心里太久,遇到难过的事,她会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哭完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邻居大妈们都说,蛇母婆这脾气,该哭的时候哭,该笑的时候笑,从不憋着。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的知足,家里条件一般,但老人从不抱怨。

每天能喝上一壶好茶,吃块甜糕点,她就满足得眯起眼睛,过年时子孙们提着大包小包来看她,她笑得见牙不见眼。

老人还有个习惯,永远不把自己当病人,即使坐在轮椅上,她也要求每天“出门”晒太阳。

黄春风推着轮椅到院子里,她就闭着眼感受阳光,偶尔还要摸摸身边的花草。

我妈说,人活着就要像个活人的样子,黄春风回忆,即使最后几年看不见了。

母亲依然坚持每天梳头,要穿干净衣服,她常说,瞎了不丢人,邋遢才丢人。

老人对吃特别讲究,但不是山珍海味,而是要热乎乎的,冬天的热粥,夏天的温茶,她都要用双手捧着慢慢喝。

这些年来看望的人不少,老人总是热情招待,虽然看不见客人模样,但她能通过声音判断对方年纪,然后聊相应的话题。

年轻人来了聊工作,中年人来了聊孩子,老年人来了聊养生。

最神奇的是她的记忆力,123岁的人了,却能清楚记得每个孙子孙女的生日。

每到有人过生日,她总要提前几天就开始催着家人准备礼物,虽然礼物简单,但那份心意让人感动。

老人离世的消息传开后,村里人都说失去了一位“活字典”,她见过马车变汽车,见过油灯变电灯,见过写信变微信。

但她从不感慨时代变化,总说,新的好就用新的,旧的好就留着旧的。

仔细想想,林蛇母的一生其实很普通,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荣华富贵的生活,就是柴米油盐的平凡日子,但她把每个平凡的日子都过得踏实安稳。

战乱时咬牙求生,困难时互相扶持,至亲离世时哭完就继续生活,她用123年的人生告诉我们,幸福不是大富大贵,而是三餐有味,四季平安。

在这个外卖当饭、熬夜刷手机的时代,我们似乎忘了什么叫慢生活。

林蛇母用她的方式提醒我们,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对待身边的人,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或许就是生活的真谛。

现在想想,123岁的数字确实震撼,但更震撼的是老人面对生活的态度,不是所有人都能活到123岁,但每个人都可以学会她那种从容和知足。

本文信源: 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