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全面肃清流毒影响,重在淡泊名利,守望初心 日前,中央军委下发通知,要求全面肃清流毒影响,重塑政治干部威信形象。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军队政治生态的深刻净化,更是对政治工作本质的清醒回望与正本清源。 肃清流毒影响,对政治干部而言,尤其要肃清徐才厚、张阳、苗华等人流毒影响,他们曾执掌全军最高政治机关,他们的蜕变给政治干部的形象带来了致命打击。 如今,要重建威信,关键不在“立威”,而在“立信”;不在“造势”,而在“守真”。而“真”之敌,正是名利二字。 徐才厚等人之败,败在权力异化,根在名利熏心。他们曾以政治工作为“进阶之梯”,把党性原则当“交易筹码”,最终沦为名缰利索的囚徒。政治干部一旦将职位视为光环、将权力当作资本,便会把“为人民服务”异化为“为个人谋利”,把“生命线”变成“利益链”。这种异化,不仅毁掉了个人,更污染了政治生态,让“政治工作”四个字蒙尘。 肃清流毒,最彻底的“消毒”是淡泊名利。淡泊不是无为,而是知止;不是逃避,而是清醒。政治干部的威信,从来不来自头衔的高低、权力的大小,而来自人格的纯粹、初心的坚守。 井冈山时期,红军政治干部与战士同甘共苦,威信自然如山;抗美援朝战场上,政工干部冲锋在前,形象自会巍峨。今天,我们虽无需再以血肉筑威信,但仍需以清风正气涤荡灵魂——不慕虚荣,不恋权位,不搞“自我设计”,不当“精致利己主义者”。 重塑形象,更要警惕“以肃清之名行功利之实”。若一边高喊肃清流毒,一边盘算“影响消除后能否升迁”,便是新的中毒。唯有把“名”看淡,把“利”看透,才能摆脱“流毒”的轮回。 正如兰生幽谷,不因无人而不芳;政工干部之“芳”,在于始终牢记“我是谁、为了谁”,在于把每一次政治教育都当作对初心的叩问,把每一次作风建设都当作对灵魂的洗礼。 《清平乐·守真》 浮名过耳,不必萦心际。 枉为迎合失本味,徒把初心轻弃。 幽兰自守其华,何须效仿别家? 守得寸心归处,便是天职无瑕。 流毒可肃,心毒难除。当政治干部真正将“淡泊”刻进骨血,把“守真”融入日常,军队的政治生态才能如春风拂面,政治工作的威信自会高山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