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香港不是中国的!”2016年,香港议员梁颂恒要求美国制裁香港,还在香港立法会宣

“香港不是中国的!”2016年,香港议员梁颂恒要求美国制裁香港,还在香港立法会宣誓时,高举辱华标语,下场大快人心! (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2016年,香港立法会举行新任议员宣誓仪式时,梁颂恒刻意展示印有分裂主张的旗帜,并在宣誓词里夹带侮辱性词语。 这个出格举动引发轩然大波,现场安保人员即刻制止了他的行为。 香港社会各界对此反应强烈。 街头巷尾都能听到市民愤怒的声音,而且经历过抗战的老一辈痛斥这种行为伤害民族感情,年轻一代直言不接受任何人侮辱国家尊严。 主流民意清晰显示,香港社会绝不容忍分裂言行。 根据《香港基本法》和香港本地法律,立法会随后裁定梁颂恒及其同伙游蕙祯的议员资格无效。 经立法会行政管理委员会确认,两人在资格被取消前,提前支取了总计186万港元的议员薪金及津贴。 法律程序随即启动,要求追回这笔不当得利。 面对这个判决梁颂恒拒绝执行。 1986年,梁颂恒出生于香港一个普通家庭。 童年时期父亲早逝,母亲独自扛起家庭重担,经济压力使得家庭教育有所欠缺。 求学阶段,梁颂恒展现出较强的组织能力,在校园社团活动中崭露头角。 大学期间当选学生会主席,当时关注点更多在商业实践活动上。 这种状态在2014年发生了变化,香港发生社会争议事件期间,梁颂恒异常活跃地参与其中,其思想开始出现显著转向。 2016年9月,香港立法会换届选举,梁颂恒成功当选新界东选区立法会议员。 他抓住特定社会情绪作为突破口,以三万余票赢得席位。 身份的突然转变,使梁颂恒迅速撕下以往的温和伪装。 就在当选议员后首次公开亮相的关键场合——立法会宣誓仪式上,他采取了极具挑衅性的行动。 不仅手持分裂主义标语,蓄意篡改法定誓词内容,更使用了带有殖民伤痕的侮辱性词汇。 事件发酵后,立法会行政管理委员会启动法律程序,向梁、游二人发出各93万港元的追款通知。 游蕙祯随后提出分期还款方案并获接纳。 梁颂恒则态度迥异,公开表示拒绝偿还。 2020年12月,他甚至在网络记者会上扬言无意归还欠款及相关诉讼费共计约500万港元。 更恶劣的是,他在会上公然呼吁外国势力干预香港事务。 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随即发表声明,重申对违法行为必将追究到底的立场。 法律专家依据当时新实施的《香港国安法》指出,其行为涉嫌触犯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 在梁颂恒持续拒绝履行法律义务的情况下,立法会行管会依法向高等法院申请其破产。 同时,香港警务处国家安全处将其涉嫌违反国安法的行为立案调查。 双重法律压力下,2020年11月,梁颂恒秘密逃离香港前往美国。 他当时单方面宣称辞去所属政治团体职务,并与家人断绝关系,试图借此切割。 然而香港警方依照法定程序,于同年12月对其正式发出全球通缉令。 潜逃美国后的现实远不如梁颂恒预期。 幻想凭借政治资本成为“座上宾”的他,很快遭遇冰冷现实。 他因信用破产无法办理银行账户和信用卡,租房屡遭拒绝,职业求职四处碰壁。 所谓政治光环在实用主义至上的美国社会毫无价值。 生活迅速陷入困境,一度窘迫到与多人合租狭小空间。 某些曾利用他政治立场的组织,在捞取所需舆论资本后也不再提供实质支持。 网友对其现状的调侃,折射出舆论对失信者的普遍态度。 梁颂恒从社区青年到民意代表,最终沦为通缉要犯的人生轨迹,揭示出清晰的因果链条。 关键节点上的选择步步导向深渊,早期对组织能力的误用埋下隐患,突然获得的政治地位导致心态膨胀,权力在握时不计后果的挑衅行为,事后的拒不认错与违法拒偿,直至最后试图“挟洋自重”的荒唐之举。 他的人生选择恰似一面镜子,当个人野心冲垮法律底线,当政治表演超越国家认同,最终的狼狈境地已在意料之中。 法律或许有时序迟滞,但正义不会缺席。香港警方的全球通缉令依然有效,司法正义终将彰显其力量。 梁颂恒的当下处境,对于所有企图挑战国家主权、背弃民族大义者,都是深刻的现实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