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南日岛失守,我军损失1300多人,毛主席听了以后,气道:“前有金门岛战败,后有南日岛失守,叶飞是怎么回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年10月,福建沿海的南日岛枪声骤起,国民党将领胡琏带着6500人突然登陆,守岛的解放军加强连只有400多人,迫击炮是唯一的重武器。 火力悬殊下,岛上简易工事被舰炮轰成碎片,两天激战后全军覆没。 福建军区司令员叶飞紧急调兵增援,三批援军2500人乘木船渡海,被国军20倍火力逐个击沉。 最终1300多名解放军血染海峡,而胡琏带着俘虏和物资全身而退,像完成一场给美国看的武力表演。 消息传到中南海,毛主席拍案而起,三年前金门战役的伤口还在流血,1949年10月,叶飞指挥的9000多登陆部队全军覆没,成为解放战争史上最惨烈的败仗。 如今南日岛重蹈覆辙,主席的质问带着雷霆:“前有金门岛战败,后有南日岛失守,叶飞是怎么回事?” 这位在孟良崮歼灭张灵甫74师的悍将,却在东南海岛接连折戟,背后藏着更深的时代困局。 叶飞并非庸才,1949年他率十万大军横扫福建,厦门战役打得行云流水,正是这种势如破竹的胜利,埋下了轻敌的祸根。 金门战役前,政委提醒他谨慎,他笑着摆手:“全国都解放了,一个小小的金门算什么。” 这句话后来成了最痛的讽刺,登陆部队三个团竟没安排师级指挥员,山东旱鸭子们不懂潮汐,三百条木船搁浅滩头被炸成火海。 更致命的是,他们不知道胡琏的十二兵团已秘密增援,还以为岛上只有残兵败将, 战后叶飞痛陈三点教训:轻敌、缺船、无统一指挥,但历史已不给改正机会。 南日岛惨败像复刻的噩梦。守岛部队迷信“机动防御”战术,以为打不过就能撤回大陆,却不知海岛作战退路只有海面。 胡琏早摸透潮汐和布防,特工扮渔民侦察八次,解放军竟毫无察觉,增援部队更荒唐,247团带的是借来的报话机,命令传不到前线;岸炮部队因公路不通干瞪眼,眼睁睁看着木船队被舰炮撕碎。 被俘的五百多人里,女民兵在台湾监狱生下孩子,九十年代才重见亲人。这不是败仗,是体系性溃败。 两场战役暴露了解放军转型期的阵痛,陆地猛虎遇到陌生海战,经验空白被胜利光环掩盖,金门战役前,部队竟在船上装庆功用的猪肉和人民币;南日岛守军把国军八次试探当“海匪袭扰”。 但深层症结在战略层面,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横在台湾海峡,蒋介石获得新武器,袭扰大陆只为向主子证明价值,而解放军既要抗美援朝又要守万里海疆,叶飞的福建军区捉襟见肘。 毛泽东的愤怒不仅是针对叶飞,金门、南日岛像两面镜子,没有制海权,再强的陆军也是跛脚巨人。 后来炮击金门时,主席用“绞索政策”把美军拴在台海,用政治智慧弥补军事短板了,叶飞也在反思中成长,1958年他指挥炮战精准狠辣,一雪前耻。 当年被胡琏俘虏的南日岛士兵,或许不会想到,几十年后两岸渔民会在同一片海域并肩捕鱼。 参考资料: 《战神粟裕》 《一寸山河一寸血》 《李宗仁回忆录》 《国民党军狐:胡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