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普京下了死命令:打到西方求和!俄8个突出部强攻,中国成关键?面对美方持续施压,普

普京下了死命令:打到西方求和!俄8个突出部强攻,中国成关键?面对美方持续施压,普京下了死命令,打到西方求和为止,并在八个战略突出部方向展现强攻姿态,很多人都有些意外,而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其实跟中国分不了干系。 简单来说,俄方这次摆出进攻姿态,态度上摆的很明确,可见普京有应对美军重启对乌援助的办法,至少认为特朗普做的声明不会对俄乌战场造成什么明显的影响。 俄军的战术调整更显老辣。凤凰卫视披露,俄军在接触线上建立了至少八个战术突出部,通过多点施压分散乌军兵力。 具体到战场,俄军在顿巴斯方向采取 “火墙推进” 战术,炮兵每半小时覆盖乌军阵地,步兵随后清理残存据点;在苏梅和哈尔科夫方向,则以装甲集群突破边境防线,试图切断乌军后勤命脉。 中国的角色在这场博弈中愈发关键。尽管 2025 年 1-2 月俄对华液化天然气和石油出口同比减少,但长期来看,中国仍是俄罗斯最大的能源出口市场和经济合作伙伴。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始终坚持中立立场,既未谴责俄罗斯,也未军援乌克兰,而是倡导 “政治对话解决”。 这种态度为俄罗斯提供了战略缓冲空间 —— 当西方制裁导致俄能源收入锐减时,中国的稳定需求成为其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 正如俄媒所言,“中国控制全球 90% 稀土精炼产能,可断供美军工产业链”,这种反制王牌让俄罗斯在与西方对抗时有了更多底气。 特朗普的 “50 天停火令” 看似强硬,实则给了俄军战术合理性。当美国的 “爱国者” 导弹还在布鲁塞尔的预算争吵中滞留时,朝鲜输送的 1200 万发炮弹和俄罗斯本土日产量达 1000 架的无人机,已让俄军在炮火密度上形成 10:1 的绝对优势。 更微妙的是,俄美之间的 “电话外交” 仍在持续 —— 尽管普京在 7 月 8 日下达死命令,但双方在 3 月 18 日的通话中仍同意 “停止袭击对方能源基础设施”,并就黑海航运安全展开谈判。这种 “边打边谈” 的策略,既保持了战场压力,又为未来谈判预留了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俄军的强攻并非单纯军事行动,而是为政治谈判囤积筹码。克里姆林宫内部消息人士透露,俄罗斯或将要求乌克兰割让更多领土作为停火条件。 在哈尔科夫方向,俄军不仅试图洗刷 2022 年败退的耻辱,更想通过控制这一枢纽缩短防线 300 公里;在扎波罗热,俄军的推进已逼近第聂伯河西岸,若拿下此地,第聂伯罗以东将无险可守。这种 “以空间换时间” 的打法,本质上是在用大炮为谈判桌上的筹码加码。 中国的关键作用还体现在能源合作之外的战略协作。尽管中方多次强调 “劝和促谈”,但中俄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立场,客观上为俄罗斯分担了西方压力。 例如,在联合国安理会涉乌决议表决中,中国与俄罗斯一道投了赞成票,支持通过对话解决冲突。 这种默契让西方在对俄施压时不得不考虑 “两线作战” 的风险 —— 既要应对俄罗斯的军事攻势,又要避免与中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而随着特朗普批准对乌军援,西方的武器输送可能逐步到位。这种时间赛跑的背后,是俄罗斯对战略主动权的争夺 —— 如果能在 9 月前巩固哈尔科夫 - 苏梅控制区,停火谈判将按莫斯科的剧本展开;反之,普京或被迫在次级制裁生效前软化条件。 这场博弈的最终走向,取决于三个变量:一是俄军能否在雨季前取得决定性突破,二是美国对乌军援的实际效果,三是中国在能源和外交上的持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