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2018年,英雄机长刘传建拯救上百个生命,被川航奖励500万元,然而,她的妻子却

2018年,英雄机长刘传建拯救上百个生命,被川航奖励500万元,然而,她的妻子却没有一丝喜悦,反而在采访中表示:希望民航再没有英雄出现......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从重庆飞往拉萨,原本是一场平凡的旅程,却在万米高空中突然发生了惊心动魄的危机。 飞行途中,驾驶舱的左前挡风玻璃骤然出现裂纹,紧接着玻璃轰然爆裂,刺骨的寒风和骤降的气压瞬间涌入驾驶舱,带来了极端恶劣的环境和巨大的飞行安全隐患。飞机瞬间失去自动驾驶的控制,开始剧烈翻滚,机组成员和乘客顿时陷入恐慌。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机长刘传健凭借他过硬的技术、坚韧的毅力和冷静的头脑,扛起了挽救生命的重任,最终成功将飞机安全降落,挽救了上百人的生命。 刘传健出生于1972年,成长于重庆一个贫苦的农家。他的童年并不富裕,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是一头老黄牛。为了让刘传健接受教育,父母不得不变卖家产、四处借贷,为他凑足学费。 他从小聪明好学,但初入城市后,面对环境和学习压力的巨大落差,第一次高考失利。挫折并没有让他放弃,反而使他更加坚毅。受到母亲一句“当飞行员”的鼓励,他下定决心,重新复读,最终考入了空军第二飞行学院,开启了他的飞行生涯。 成为飞行员并非易事。训练严苛,淘汰率高,刘传健凭借自律和刻苦,克服了身体和技术上的重重考验。每天清晨早起体能训练,随身携带笔记本记录疑难问题,刻苦钻研,直至彻底掌握。 他可能不是天资最聪颖的学员,但绝对是最勤奋、最执着的那一个。1995年,他首次单飞高教机时就遭遇起落架无法放下的险情,在冷静指挥的协助下成功迫降,这次经历为他日后应对紧急情况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6年,刘传健转入四川航空,凭借扎实的技术和稳定的心理素质,两年后就晋升为机长。在民航系统飞行多年,他积累了数万小时的飞行经验,对飞机性能和飞行环境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正是这份专业和沉着,使他在2018年5月14日成为了真正的“英雄”。 当时,飞行途中挡风玻璃爆裂,驾驶舱瞬间失压,气温骤降到零下数十摄氏度,氧气供应变得紧张,飞机剧烈抖动。刘传健穿着单薄,双手迅速失去知觉,意识也开始模糊,但他毫不退缩,戴上氧气面罩,强行稳定飞机。 副驾驶徐瑞辰在极端气流中被猛烈撞击,操纵杆被抢占,飞机以每分钟3000米的速度快速下坠。情况危急,机长用尽全力拉回操纵杆,控制住了飞机的下坠速度。 与此同时,第二机长梁鹏赶到驾驶舱协助,三人合力维持飞机平稳。客舱内,乘务人员表现出令人敬佩的专业素养,及时安抚惊慌的乘客,指导他们正确佩戴氧气面罩,有效减少了恐慌情绪和混乱。机组团队的配合在这场危机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飞机偏离航线,通讯设备和导航系统大多失灵,增添了飞行的难度。更棘手的是,飞机放油系统失效,机身超重半吨,增加了降落的风险。 面对这一切,刘传健凭借对飞机性能的深入理解和多年的飞行经验,在云海和风暴中,手动控制着这架受伤的飞机,精准地将它导向成都双流机场的跑道。飞机最终安全降落,乘客和机组成员全部平安,赢得了现场所有人的泪水和掌声。 这场惊险的空中生死考验,让刘传健一跃成为全国瞩目的英雄。民航局为表彰他的英勇和专业,奖励了他500万元现金,并授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荣誉称号。他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成为责任与勇气的象征。 然而,在外界盛赞之时,刘传健的妻子邹函的反应却不同寻常。她在接受采访时含泪表示,“希望民航以后再也没有英雄出现”。这句话看似平淡,却蕴含深刻的意义和沉重的期待。 对于邹函来说,丈夫作为英雄的背后,是无数个担忧的夜晚和深切的家庭牵挂。她希望,未来航空安全能够更有保障,不再需要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生命。 这一切,提醒着社会,我们对英雄的尊敬和礼赞,是对那些奋不顾身者的最高敬意,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从这次事件中深刻反思和汲取教训。 如何提升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完善设备检测和维护流程,如何强化飞行员培训和应急预案,让悲剧隐患在萌芽阶段被消除,成为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建立起一个严密、科学、可靠的安全体系,才能真正实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理想境界。 这场空中惊魂事件,也让人们看到了飞行员这个职业的非凡责任与压力。他们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飞行技术,更要拥有沉稳的心理素质和敏锐的应变能力。 刘传健的成功,正是基于他多年积累的经验、勤奋的学习和对生命的敬畏。在瞬息万变的空中,他用一己之力守护了百余条生命,这份担当和勇气值得所有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