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华发出前所未有警告:中国必须牢记印度的红线。
近日,印度《印度快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必须牢记印度的红线”的文章,煞有介事地宣称平等和相互尊重应成为双边关系的基石,却话锋一转指责中国在克什米尔等问题上,未能回应印度的核心利益。
这种一边在台海、边境问题上频频踩踏中国红线,一边又挥舞红线大棒倒打一耙的姿态,堪称南亚次大陆的外交行为艺术。
印度对西藏的执念,追溯起来不过是大英帝国殖民思维的拙劣翻版。
早在19世纪,英国殖民者将西藏视为抵御中俄南下的战略缓冲带,通过武力强行掌控其通讯与邮政命脉。
当殖民者于上世纪中叶仓皇撤退,印度政客们却奇妙地继承了这种帝国幻觉,尼赫鲁等精英认定印度是大英帝国的天然继承者,竟堂而皇之地将西藏纳入其势力范围蓝图。
从地缘俯瞰,西藏如同楔入南亚屋脊的巨钥,谁掌控它,谁就能俯瞰整个印度洋。
对印度而言,控制西藏就等于扼住印度洋咽喉,向东可锁马六甲,向西可扼波斯湾与红海,西南更可辐射东非。
而对我国,西藏是西南边疆的战略屏障,更是一带一路联通南亚、中东乃至欧非的陆上命门。
一旦失守,中国经陆路联通中亚与欧非的窗口将被强行关闭。
正是基于对西藏价值的病态迷恋,印度始终蠢蠢欲动,近年更试图借台海问题撬动中国。
但印度某些势力幻想的两线施压看似凶险,实则纸上谈兵。
要知道,中国军改后形成的五大战区体系,本就为多方向战略防御与反击而设。
台海有事,东部战区足以担当主力,西部战区严阵以待,印度若真敢在边境开第一枪,1962年的溃败恐将升级为新德里的噩梦。
印度这样一面在台海触碰中国红线,一面高呼中国须尊重其红线的双标逻辑堪称当代外交奇观。
中印边界问题涉及约12万平方公里争议领土,是殖民者遗留的历史问题,2020年的加勒万河谷流血冲突更是警钟长鸣。
中方立场始终清晰,主权是底线,和平对话是原则。
双方高层近年互动增多,贸易额2024年达1384亿美元,人文交流逐步恢复,反映出民间对缓和的强烈期盼。
印度若真在乎自己的红线,就该先学会尊重他国的核心利益。
将西藏视为历史遗产的殖民迷思,与拉拢域外势力操弄台海的危险游戏,终将反噬其身。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