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楼前高官抱怨:想用“伊朗冲突”困住中国,但中国从不上钩 五角大楼前高官奥丽安娜·马斯特罗最近在一场论坛上“吐苦水”,直言美国曾多次试图将中国拖入与伊朗的冲突漩涡,甚至她本人也多次献计“用伊朗困中国”,但中国愣是“油盐不进”,不上钩。 美国为啥非要拉中国下水? 原来,伊朗地处中东核心,是能源要道霍尔木兹海峡的关键把控者。美国一直视伊朗为眼中钉,既想遏制伊朗的地区影响力,又想借此牵制中国。 马斯特罗们的如意算盘是,只要中国卷入与伊朗的冲突,就能分散中国的精力,削弱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可他们没想到,中国压根不吃这一套。 中国和伊朗的关系,可不是美国想挑拨就能挑拨的。中伊两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就把两国紧密相连。 如今,中国是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 年双边贸易额达到 133.7 亿美元。中国从伊朗进口原油,伊朗从中国进口机电设备、化工产品等,双方经济互补性极强。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伊朗的投资项目遍布能源、交通、农业等领域,比如德黑兰地铁、阿拉克火力电站等,这些项目不仅促进了伊朗的经济发展,也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商机。 美国曾多次试图通过制裁伊朗来限制中伊合作,可结果却适得其反。 2025 年 6 月,美国突然放松对中国进口伊朗原油的限制,表面上是 “大发善心”,实则是想让中国加大对伊朗原油的依赖,进而迫使中国在伊朗核问题上向美国妥协。 然而,中国通过市场调节,让民间企业增加对伊朗原油的采购,既保障了自身能源供应,又避免了直接卷入政治冲突。这种 “四两拨千斤” 的智慧,让美国的阴谋再次落空。 中国在伊朗问题上的立场始终坚定而明确,中国始终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伊朗核问题。 2025 年 4 月,外交部长王毅与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会谈时强调,中方反对动辄诉诸武力和非法单边制裁,支持伊朗与各方开展对话。 中国还在联合国安理会等多边场合多次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通过政治途径解决争端。这种中立、公正的态度,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美国的如意算盘不仅在伊朗问题上落空,在其他领域也屡屡碰壁。在南海问题上,美国多次拉拢盟友在南海搞所谓的 “自由航行”,试图挑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 可中国始终保持冷静,通过与东盟国家加强合作,推动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 中国还提出了 “一带一路” 倡议,吸引了包括伊朗在内的 15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构建了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新平台。这种开放、包容的姿态,让美国的 “围堵” 策略显得苍白无力。 中国为啥能在国际博弈中始终保持清醒? 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无论是在伊朗问题上,还是在其他国际事务中,中国都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不被外部压力所左右。 中国深知,卷入地区冲突不仅会损害自身利益,还会破坏地区和平稳定。因此,中国始终以建设性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通过经济合作、多边对话等方式,为解决国际争端贡献中国方案。 从奥丽安娜・马斯特罗的 “吐苦水” 中,我们不难看出美国的焦虑。美国试图通过制造冲突来维持其全球霸权,可这种过时的冷战思维早已不合时宜。 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合作共赢才是时代潮流,对抗冲突只会损人害己。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各国一道,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对于美国的种种 “小动作”,中国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用智慧和实力捍卫国家利益和地区和平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