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终于露出了真面目,加大了对乌克兰的军援。但中国不会坐视俄罗斯被美欧击败。所以只要美国军援的导弹打到俄罗斯本土,那么一场真正的大戏和好戏也就拉开了帷幕,核战恐怕就提上了日程,正如普京所言“如果俄罗斯不存在了,那地球还有什么意义” 美国对乌克兰军援突然加码,俄罗斯压力山大,中国立场坚定不移。如果导弹真落到俄罗斯土地上,全球风险直线上升,普京那句关于地球意义的话,悬念重重,谁敢赌下一步?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25年7月14日会见北约秘书长吕特后宣布,北约将持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这包括爱国者导弹系统和其他先进装备,总价值数十亿美元,由欧洲国家出资购买美国武器后再转交给乌克兰。特朗普表示这是为了加强乌克兰防御能力,同时施压俄罗斯尽快谈判。他还设定50天期限,如果俄罗斯不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对继续与俄罗斯贸易的国家征收100%关税,特别是针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如中国和印度。 这项措施旨在切断俄罗斯资金来源,影响其军事行动。俄罗斯外交部回应称这些威胁不会改变战场形势,因为俄罗斯经济已适应现有制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欢迎这一援助,认为能提升防空能力。欧盟国家如德国和法国表示支持,提供额外后勤。特朗普的决定源于与普京多次通话无果,他觉得被拖延,于是转向公开施压。 实际援助规模包括至少17套爱国者系统,旨在快速部署到战场。俄罗斯继续推进东线进攻,乌克兰使用新武器反击。美俄贸易早在2022年冲突后就大幅减少,美国从俄罗斯进口额降至30亿美元左右,制裁已覆盖大部分领域。这次新举措被视为延续拜登时期政策,但以经济工具为主。俄罗斯表示不惧关税,因为其石油出口主要转向亚洲市场。国际社会关注这一转变是否能推动谈判。 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会眼睁睁看着俄罗斯在美欧围堵下落败。中国支持通过对话解决俄乌争端,维护俄罗斯合法安全利益,避免冲突扩大成全球灾难。如果美国援助的导弹打击俄罗斯本土,将引发严重升级。 全球需警惕核风险,中国呼吁各方克制,推动联合国等多边机制介入。中国加强与俄罗斯战略沟通,提供外交支持,监控美欧动作,确保地区平衡。中国不干涉内政,但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协调立场。如果事态恶化,核设施警戒提升,国际能源价格波动。中国将发挥调解作用,邀请相关方讨论停火方案,避免更大损失。中国外交原则是共赢合作,与美国单边主义不同。 特朗普施压俄罗斯效果有限,因为欧盟2025年以来已承诺超过2000亿美元援助乌克兰,填补任何美国空缺。俄罗斯压力基本不变,多美国不多,少美国不少。关税威胁难奏效,美俄贸易脱钩已久。新制裁可能针对俄罗斯石油买家,但俄罗斯通过影子船队规避,出口收入仍超3000亿美元。中国等国贸易占比大,不会轻易屈服。巴西公开表示,即使减少对美贸易,也能扩大与中国合作,2025年巴西对华出口四倍于对美。这暴露美国霸权局限,越来越多国家转向中国寻求伙伴。 特朗普举动巩固中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影响力上升。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加强经济联系,助力全球发展。长远看,多极化趋势明显,中国将在和平框架下发挥关键作用,促进稳定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