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深圳一家洗车行老板雇佣了16名脑瘫儿洗车,3年总收入高达120多万,可是老板一个月只给脑瘫儿几百块的薪水,有人说老板太黑了。然而这些心智只有7、8岁的孩子们却不远万里来投奔他,请求跟他工作,甚至亲切地称他为“爸爸”。 深圳有家洗车行,老板曹军因为雇佣了16名脑瘫儿洗车,被网友们骂得狗血淋头。 每月几百元的工资单被曝光后,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指责他是“黑心老板”,甚至有人跑到店门口抗议,要求他给个说法。 然而,随着记者的深入调查,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逐渐浮出水面,舆论也随之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 曹军自己也是个脑瘫孩子的父亲。13年前,他的儿子被诊断为重度脑瘫,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 为了给孩子治病,他倾家荡产,但效果却微乎其微。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洗车这种简单重复的工作非常适合脑瘫孩子,于是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开一家专门雇佣脑瘫青年的洗车行。 起初,洗车行只接待熟人,但随着口碑的传播,曹军开始招聘更多的脑瘫青年,并为他们提供食宿、护理和心理疏导。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工资只有几百元?其实,曹军每个月在每个孩子身上的花费超过两千多元,包括食宿、护理等。这么一算,他不仅没赚钱,反而一直在倒贴。 他的初衷从来不是赚钱,而是为这些孩子提供一个有尊严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并感受到关爱和尊重。 随着真相的曝光,舆论开始转向。许多网友对曹军表示敬佩和支持,认为他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和企业家。 有网友留言说:以前误解了他,现在才知道他是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当然,也有网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有人认为,社会应该给予曹军和脑瘫孩子们更多的支持和理解,而不是无端地指责和质疑。 还有人呼吁,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出台更多扶持残疾人就业的政策,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毕竟,像曹军这样的企业家和公益人士,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尊重。 更有网友建议,像曹军这样的企业家,可以尝试将公益与商业结合起来,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为更多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 这不仅能帮助残疾人,也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比如,可以开发一些适合残疾人参与的项目或产品,既能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也能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 在曹军的洗车行里,每一个脑瘫孩子都在努力工作,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洗出一辆辆干净的车,也洗出了自己的人生尊严。 曹军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爱与坚持可以创造奇迹。他不是慈善家,只是一个试图为脑瘫孩子撑起一片天的父亲。 让我们一起,为这些勇敢的孩子们和伟大的父亲点赞,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关爱和支持残疾人的行列中来,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温暖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