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执意要发展高铁,而不是廉价航空?因为中国在做一个赌注,赌得就是你用电,以后不要钱!并且看现在的趋势,我们已经赌赢了。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咱可以先看看中美交通网络的差别,美国那是车轮上的国家,航空和公路占大头,铁路基本成了摆设。 从华盛顿到纽约的“阿西乐特快”,最快才240公里时速,还经常晚点,跟咱们的复兴号比起来,简直是自行车跟跑车的差距。 反观中国,“八纵八横”高铁网,已经覆盖96%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就拿刚开通的渝厦高铁重庆段来说,重庆到长沙从原来的8小时压缩到3小时53分,武陵山区的老百姓坐着高铁就能直达沿海,放在其他国家根本不敢想。 从效率方面看,估计许多人都觉得飞机快,可您算过总时间吗? 从北京到上海,飞机飞行2小时,但加上去机场、安检、等行李,没4小时下不来。 高铁虽说跑6小时,但高铁站就在市区,安检10分钟搞定,准点率99%以上,更绝的是,咱们的CR450动车组已经跑出450公里的试验时速,未来北京到广州2300公里的距离,坐高铁比飞机还快。 老百姓坐高铁,不用提前两小时到机场,不用担心中途延误,带大件行李也方便,这才是真正的“人民交通”。 而且说到电力,这可是高铁的命根子,高铁每列运行功率约1万千瓦,相当于1000户家庭同时用电,这么大的能耗,普通电网根本扛不住。 但中国有特高压输电技术,把西部的水电、风电、光伏电,通过±800千伏的特高压线路,像抽水机一样抽到东部。 今年7月投运的金上至湖北特高压工程,每年能输送400亿千瓦时绿电,足够让2000列高铁昼夜不停跑上10年。 但是这么高的技术要求,咱们国家硬是顶住了。 国家电网的数据显示,中国特高压线路长度占全球80%以上,输电损耗不到5%,比美国电网低10个百分点,技术上早就把欧美甩在身后。 有人会说,高铁建设成本那么高,简直太不划算了。 一条高铁线路造价确实高,比如渝厦高铁重庆段每公里造价1.5亿元,但高铁寿命长达50年,维护成本比飞机低得多。 而且高铁每公里耗电 21.4 度,电费占运营成本不到 20%;飞机的燃油成本则占到了35%,而且飞机维护、人工成本都高得吓人。 一架波音737每小时维护费用约3000美元,而一列复兴号每小时电费加维护费不到2000美元。 就说京沪高铁,一年能赚上百亿,可国内航空公司还在亏钱,这差距一目了然。 从环保角度看,高铁人均百公里能耗只有飞机的 18%,这对咱们实现 “双碳” 目标那可是大有助力。 更重要的是,高铁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可估量,武隆仙女山通高铁后,游客数量翻了两番,这比单纯卖票划算多了。 说到电力成本,中国更是占尽优势。 美国工业电价每千瓦时8.26美分,而中国通过特高压和可再生能源,工业电价稳定在每千瓦时5美分左右。 更绝的是,咱们的电力结构正在快速“绿化”,2025年上半年,西部风光电通过特高压外送电量同比增长25%,这意味着高铁用电成本还会持续下降。 相比之下,欧美国家电力成本高企,还得跟科技巨头抢电,根本没法跟咱们竞争。 我们不发展廉价航空的道理也很简单,毕竟航空业受油价波动影响太大。 今年国际油价涨到每桶90美元,国内航司亏损面超过80%,而高铁用电成本却稳如泰山。 更重要的是,高铁是“铁公基”的核心,既能拉动基建投资,又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就拿2025年7月开通的深圳北至深圳北高铁环线来说,串联起粤东五市,5小时就能游遍潮汕古城、梅州客都,这对旅游经济的带动是航空没法比的。 中国发展高铁可不是盲目决定的,而是基于对能源革命、技术突破和国家战略的深刻洞察。 当特高压把西部的绿电源源不断送到东部,当CR450动车组在神州大地风驰电掣,当老百姓坐着高铁说走就走,咱们就会明白:这盘赌局,咱们不仅赢了,还赢得实在漂亮。 这就是中国智慧,这就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未来随着电力成本持续下降,高铁还会给咱们带来更多惊喜。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