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以下微博话题的智搜结果生成
农夫山泉红色尖叫饮料在二手平台被炒至高价的背后,是一场由稀缺性、情怀炒作和猎奇心理共同推动的市场乱象。以下是事件的核心脉络及各方回应:
一、事件核心事实
炒作价格与产品背景
原价5元/瓶的红色尖叫(550ml),在二手平台标价达48–128元,整箱(15瓶)甚至叫价1000元,溢价最高超25倍。
该饮料是农夫山泉2024年9月为庆祝“尖叫”品牌20周年推出的限量复刻版,仅在天猫发售1万箱(15瓶/箱,总价75元),上线3天售罄后停产。
因含人参成分,其口感被广泛吐槽为“酸烟灰水”“腐烂草根味”,曾长期位列“难喝饮料排行榜。
临期风险与卖家话术
所有高价商品生产日期均为2024年7月31日前后,保质期12个月,2025年7月底即将过期。
卖家以“绝版收藏品”“最后一批”“喝一瓶少一瓶”为噱头,宣称具有稀缺价值。
消费者动机分化
猎奇心理:年轻人购买“最难喝饮料”挑战味觉,并拍摄测评视频作为社交谈资。
情怀消费:部分消费者为弥补童年未尝试的遗憾,或将其视为怀旧符号。
投机囤货:黄牛早期以15元/瓶进货,转手溢价数倍牟利,自称68元售价“仅够本。
二、农夫山泉官方回应
确认停产与冷处理
客服明确表示红色尖叫含人参成分,目前已全面停产,线上渠道全部下架。
对二手平台高价现象仅回应“会反馈给相关部门核实”,未承诺重启生产。
复刻可能性模糊
是否重新销售需“以实际市场情况为准”,未正面回应消费者复产呼吁。
三、市场乱象与风险警示
炒作逻辑的荒诞性
利用停产标签制造虚假稀缺性,配合短视频博主推波助澜,将临期品包装成“理财产品。
空瓶甚至被炒至30元/个,进一步暴露投机本质。
消费者面临的隐患
食品安全风险:临期功能性饮料成分可能降解,饮用价值与安全性存疑。
价格泡沫:68元售价中成本占比不足25%,溢价缺乏实质价值支撑。
平台监管缺失:二手平台放任“绝版”“限量”话术,未对临期商品标注风险。
四、理性建议
对消费者
警惕情怀营销陷阱,勿为猎奇支付高额溢价,临期饮料无收藏价值。
若尝试口味,可关注农夫山泉在售款(如西柚味、柠檬味尖叫)。
对品牌与平台
农夫山泉:若市场热度真实,可评估复产改良版,避免品牌被炒作绑架。
二手平台:需加强临期商品标注,打击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
五、事件本质
这场闹剧是投机者利用“停产稀缺性+社交猎奇”的短期牟利行为。消费者以88元购买临期争议饮料,本质是为营销泡沫买单,而品牌冷处理态度表明其无意为此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