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玛奈掀桌,柬埔寨这是准备脱身了 7月中旬,柬埔寨总理洪玛奈签了一道不太寻常的行政令——不是修法,不是对内人事调整,而是直接动用军警力量,全境清剿电诈。说白了,就是不演了,动真格了。 对于一个长期以“东南亚灰产中转站”闻名的国家来说,这种操作并不多见。毕竟电诈园区早已成了当地经济里的隐形支柱,撑着大量灰色税收和地方既得利益。洪玛奈这次掀桌,说明他宁可得罪这些“自己人”,也要给外部某些力量一个交代。 很多人看到这,只觉得“他终于动手了”。但问题是,他为什么选在这个时间点,动手的力度又为什么如此之大?背后可不只是想当“反诈英雄”这么简单。 说到底,洪玛奈这场雷霆行动,是政治博弈的必然结果,是区域安全结构重组下的一次“战略自证”。 第一步,是向中国交心。 电诈这个东西,中国受害最深。近几年中方多次点名批评东南亚的“灰色园区”,但因跨境执法受限,大多数时候也只能“喊一喊”。在这种背景下,哪怕只是象征性的配合,也足以换来北京的善意。而这次洪玛奈动用军队去清剿,性质已经完全不同了——这不是“表态”,这是“投名状”。 更关键的是,这封“投名状”来得很巧。就在不久前,柬埔寨外长布拉索昆刚在东盟外长会上和王毅见了面,现场口头承诺“配合中方打击电诈”,话音刚落,洪玛奈就动了手。这配合度,恐怕不是单靠外交辞令能解释的。 第二步,是向泰国施压。 别忘了,就在洪玛奈雷厉风行搞“反诈风暴”的同时,柬泰边境正在擦枪走火。泰国边防部队打死了柬军士兵,局势一度逼近失控。 柬埔寨嘴上硬,说“我们有导弹能打到曼谷”,但谁都清楚那不过是虚张声势。真打起来,柬军根本没资本硬刚。 于是,洪玛奈一边高调宣布实行“全民兵役制”,一边用另一只手开始清剿电诈——表面看是内政,实际上是试图换取中方出面斡旋中立。打击电诈,换北京撑腰,这笔账他算得很清楚。 而北京的回应也相当“精准”:王毅直接表态,中方将“根据柬方需要,发挥建设性作用”。这话背后,既是善意,也是提醒。 第三步,是赌未来一张更大的牌:重建安全信誉,换回中国游客。 别低估旅游在柬埔寨经济里的权重。疫情前,中国游客几乎撑起了柬埔寨三分之一的服务业收入。但现在这个形象?“诈骗天堂”“绑架地狱”“人头黑市”……谁还敢来? 洪玛奈当然知道,如果再不清理门户,连“合法的黑钱”都没人来赚了。泰国那边已经开始装模作样“整顿赌场”,柬埔寨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游客转道他国。所以,砍掉电诈,不只是政治任务,也是经济自救。 这也是为什么,这轮打击不是象征式的“抓几个典型”,而是全境覆盖、军警联动,来真的。因为他很清楚,东南亚的“安全竞争”,已经从军事转向了形象——谁的国家更安全,谁就能多分一口中国游客的蛋糕。 但问题来了,洪玛奈到底有没有能力把这件事做到底? 从经验看,很难。 之前中国警方联手柬方搞过几次大扫荡,一度成果斐然。但问题是,只要中方一撤,园区立马“春风吹又生”。断电?人家自备发电机。断网?马上切卫星。园区势力本地化早已完成,地方政府和灰产的共生结构根深蒂固。 就算洪玛奈这次动了真格,也只能是短期压制。要想彻底铲除,不但要砸掉园区,更要切断那张庞大的“政商保护网”。这才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而洪玛奈真有这个魄力吗?他能否顶住来自地方、军方、甚至国际黑金链条的反扑?谁都不敢保证。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他真能清干净,哪怕只是干净三分之一,中国不但会捧场,甚至会以旅游、投资、外交支持的形式“实打实”给他撑腰。这不是空口承诺,而是过去对菲律宾、泰国等国的实操路径。 说到底,洪玛奈这是在选边。打电诈,只是开局。真正的底牌,是想用一场“自废武功”式的行动,换一个新定位——从灰色中介国,变身为东盟核心里的“合规小弟”。 而他赌的,不只是中方的态度,也包括柬埔寨未来十年的生存方式。 风雨欲来,这场赌博刚刚开始。 参考资料:《 洪玛奈签了,全国强制征兵启动,就等中方帮个忙,泰国首都不安全-凤凰网资讯 》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