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沉,在社区广场,孩子们追逐嬉戏,老人坐在凉亭里摇着蒲扇,望着不远处闪烁的警蓝灯光,开心地唠着家常。巡逻民(辅)警走过夜市摊点,顺手帮摊主整理摊位的遮阳伞。不远处的烧烤摊前,三五个青年人举杯畅饮……
楼宇间的万家灯火,映照着餐桌上的欢声笑语,而街面闪烁的警灯,则如无声的承诺,默默守护这份夏夜的惬意。
自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以下简称夏季“百日行动”)启动以来,新余市公安局聚焦夏季治安规律特点,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项举措,坚决筑牢安全“防护墙”,有效维护全市社会治安大局安全稳定。
夜查酒驾
无人机巡航
夏夜巡逻
源头治理全效排查安全隐患
7月3日21时,分宜县公安局交管大队接到群众报警,在分宜麻博物馆附近,有车辆严重扰乱公共交通秩序。民警迅速掌握涉事车辆行驶轨迹,于次日下午将车辆拦截并依法查扣。
为深入推进夏季“百日行动”,新余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坚持打防并举、源头治理、综合施策,以“3+2+N”勤务模式(每天3个固定执勤点、2个夜间巡逻组、N个流动执勤小分队),聚焦9类易肇事肇祸交通违法行为,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排查交通安全风险隐患,积极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天气这么热,但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总能看见交警在路口维持交通秩序,耐心提醒我们戴好头盔。”一名市民如是说。据悉,该局交管支队启动了“早七晚九”高峰勤务,在全市主干道科学增设岗点20处、警力300余人,以“全员上岗、早晚兼顾、哨音不断”的方式,持续劝导“两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头盔、闯红灯、逆行等突出违法行为,路面见警率、管控力得到显著提升。
同时,该局交管支队推出“一次提醒、两次教育、三次处罚”工作法,依托交通违法行为AI劝导、“云哨”系统教育提醒功能,不仅在事故多发点实时发送提醒短信,并对近三年存在交通违法行为的驾驶人开展有效交通安全提示,切实做到以防为先、源头治理。
此外,该局交管支队采取“固定设点查缉+路面巡逻管控”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在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常态化组织开展酒驾醉驾、飙车“炸街”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形成高压严管严查态势。
夏季“百日行动”启动以来,该局交管支队共查处9类重点违法行为39325起,其中酒驾醉驾357起、飙车“炸街”105起。
空地巡查全面筑牢安全防线
7月1日,新余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特巡警大队民警在工作中发现,网上在逃人员钟某亮在辖区有活动轨迹。随后,民警迅速出动,于当日22时许将其抓获。夏季“百日行动”期间,新余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紧紧围绕“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工作部署,坚持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构建“13+6+8”的立体防控网络(即13个城区警务工作站联合6个治安岗亭和8个城区派出所),科学划分巡逻网格,设置必巡点74个、必巡线52条,与治安、交警等警种联勤联动,做到街面警力警情全上图,形成“网格化布警、点线面布防、全方位布控”的实战化防控格局。自夏季“百日行动”启动以来,13个城区警务工作站的民警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68人、网上在逃人员20人。
组装启用无人机、佩戴飞行眼镜、操作遥控器……“噌”的一声,一架警用无人机迅速飞向目标点位。这是新余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警航专班开展警用无人机飞行训练的生动画面。2024年,该局特巡警支队探索成立了集“装备管理、任务飞行、空中打击、信息交互”于一体的警航专班,除加强日常飞行训练外,围绕全市重点道路、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并结合护学等高峰勤务时段,科学设定12条飞行航线,通过警用无人机开展空中震慑、地面增援、案件侦破、应急处置等工作,形成“空地可视”配侦模式,有效提升社会面整体防控水平。
今年以来,该局特巡警支队警航专班累计出动警用无人机700余架次,参与侦查打击案件20余起,救助群众5人次。
联勤联动全力打击违法犯罪
“6月22日,新余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民警通过视频侦查、信息研判、走访摸排等方法,仅用3小时成功锁定嫌疑人身份信息及活动轨迹,并迅速抓获3名盗窃嫌疑人。”新余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夏季“百日行动”启动以来,该分局以情报导侦为“中枢神经”、以研判专班为“攻坚利刃”、以警种联动为“制胜关键”,对夏季突出违法犯罪发起凌厉攻势,取得明显成效。
据了解,新余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结合辖区警情特点和发案规律,科学调整巡逻警力布局、时段和路线,在商圈、夜市、社区、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加密巡逻频次,进一步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同时,强化多警种、多部门协同作战,建立“信息实时共享、警情快速响应、处置无缝衔接”协作机制,实现对街面违法犯罪的快速处置。
为快侦快破侵财类案件,该分局充分发挥“小案快破”机制优势,依托“建敏工作室”平台,组织专业力量对侵财类警情开展研判,在锁定嫌疑人后实现快速落地抓捕。此外,该分局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组织社区民警、网格员等力量,深入排查邻里纠纷、劳资纠纷等,做到靠前介入、多元化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夏季“百日行动”启动以来,该分局共破获刑事案件157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48人,行政处罚144人。
◎文/新法治报·赣法云贾璐龚辰欣记者程呈◎图/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