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济川药业子承父业,二代交班只剩最后一步

作者|深水财经社纳兰

随着要约收购流程完成,江苏泰州的老牌药企济川药业控制权交接即将完成二代接班的关键一步。

根据济川药业7月20日晚间发布的公告,此次要约收购预受要约的股东账户总数仅为34户,由于这次控制权转让是父子之间的转让,因此要约收购价格比市价要低,所以无人参与是在预期之内,此次要约收购更多是一种形式上的履行程序。

为何折价要约收购

此次要约收购的主因是控股股东履行法律义务,并非基于其他收购目的。因此,收购定价相对偏低,仅为24.85元/股。而截至要约收购方案公布日6月30日,公司收盘价为26.33元/股。

这意味着,对于那些在6月30日持有济川药业股票的股东来说,若接受要约收购,将面临一定的股价折价损失。

从要约收购的细节来看,此次要约收购方为济川药业控股股东江苏济川控股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要约收购期限自2024年7月10日至2024年8月8日。在要约收购报告书中明确指出,本次要约收购旨在履行法定全面要约义务,不以终止上市公司上市地位为目的。

业内人士分析,这种因履行法律义务而发起的要约收购,在市场上并不罕见。通常情况下,当控股股东的股权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其持股比例达到30%时,就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向其他股东发出全面要约收购。

此次济川药业的要约收购,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虽然收购价低于市场价。

曹龙祥的济川之路

济川药业创始人曹龙祥出生于江苏泰兴,早年曾是当地国企的负责人,曾把当地一家亏损的水泥厂变成年销售额过亿元的江苏华翔集团,足以看出他的能力相当出众。

上世纪90年代,曹龙祥接手了当时濒临破产的泰兴市第二制药厂。这家药厂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负债累累,几乎陷入了绝境。

但曹龙祥并没有退缩,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在他的带领下,泰兴市第二制药厂逐渐走出了困境焕发生机。1999年,药厂改制为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

此后,曹龙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等。这些产品凭借其良好的疗效和口碑,迅速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经过多年的发展,济川药业逐渐发展成为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医药企业。2013年,济川药业成功借壳洪城股份在上交所上市,开启了资本市场的征程。

上市后,公司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历史最高市值突破400亿。

儿子曹飞走向台前

随着曹龙祥年龄的增长,企业的传承问题逐渐提上日程。而他的儿子曹飞,早已在公司历练十多年,成为了二代接班的合适人选。

1983年出生的曹飞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早在2014年前,曹飞就进入了济川药业,目前担任公司副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职务。

其上任的第二年就祭出一个大手笔,2015年1月,年仅31岁的曹飞个人出资5亿元,溢价54%收购万鸿集团18.25%股权。

此次转让完成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不变,实际控制人由曹龙祥变更为曹飞和曹龙祥共同担任,但是目前创始人曹龙祥仍然担任董事长,也预示着公司即将完成二代接班的关键一步。

王牌产品光环不在

济川药业的主营产品领域涉及清热解毒、消化、儿科、呼吸等多个领域。

从业绩情况来看,济川药业上市后多数年份都保持了加快业绩增长,但是随着集采的推进,以仿制药为主的济川药业开始走下坡路。

根据济川药业报告,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0.17亿元,同比下降16.96%;归母净利润25.32亿元,同比下降10.32%;扣非净利润22.66亿元,同比下降15.8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76亿元,同比下降37.17%。

根据2025年一季报,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5.25亿元,同比下降36.51%;归母净利润4.40亿元,同比下降47.9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7.94亿元,同比下降40.70%。毛利率77.25%,同比减少3.86个百分点

公司主营业务中,核心产品包括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等,但这几款产品过去两年销量下滑严重。

曾经的百亿王牌产品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正陷入困境。该产品作为济川药业独家剂型,自2003年上市至2024年,累计销售超200亿元,在全国口服类中药用药中连续排名第一,是全国清热解毒类口服中药的第一品牌。

虽然公司没有具体披露蒲地蓝销售收入,但是我们可以从公司收入分类中进行推测,2024年公司清热解毒类产品收入为26.88亿,同比2023年的33.8亿下滑了超过20%。

而另一款主力产品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也有同样遭遇,公司2024年儿科类产品收入为22.54亿,同比2023年27.41亿下滑了17.77%。

由于公司产品大量参与集采后,药品价格大幅下降,导致收入和利润受到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