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37年,美女土匪黄八妹孤身求见杜月笙,请求他援助一批枪支弹药,她要打鬼子,杜

1937年,美女土匪黄八妹孤身求见杜月笙,请求他援助一批枪支弹药,她要打鬼子,杜月笙笑道:“八妹,我知道你很厉害,我给你枪!”

1937 年深秋。上海法租界,杜公馆。深更半夜,铁门被人敲响了。

门房拉开条缝往外看。门口站着个女人,裹着块灰布头巾。再往下瞅,她腰上鼓鼓的,明摆着是两把短枪。

女人压低声音说:“找杜先生。”

此时,杜月笙正在书房看文件。一听说是 “双枪黄八妹” 要见,也是非常重视。

这名字他早有耳闻。太湖边上的女匪首,名气大得很。都说她能两只手同时开枪,隔老远都能打中目标。三年前,她救过法国领事的秘书,这事让杜月笙欠了她一份情。

“让她进来。” 杜月笙说道。

黄八妹走进书房。杜月笙打量她:布鞋上全是泥点子,身上穿件灰布衫,腰杆却挺得笔直。

都说这女人杀人不眨眼,可这会儿,她眼神里带着种少见的恳切。

黄八妹说话很直接:“杜先生,我要打鬼子。缺枪缺子弹,想请你帮个忙。”

杜月笙盯着她看。手掌上全是老茧,一看就知道是常年握枪磨出来的。三年前她救法国领事,分文没要,这让杜月笙对她多了几分敬重。

杜月笙说:“八妹,你的能耐我清楚。淞沪开战后,我正在组抗日别动队。你要是愿意来,枪支弹药管够。”

黄八妹手往腰上按了按。她心里明白,进了正规军,就得守人家的规矩。可队伍里三十多号弟兄正等着弹药,想起三个月前姐妹们死在日本兵刺刀下的模样,她咬了咬牙。

“我得让队伍自己说了算。”

杜月笙笑了:“放心,我老杜只抗日,不搞自己人整自己人那套。”

黄八妹这才松了口气。她不知道,杜月笙桌上正放着戴笠发来的密电,上面写着 “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急需民间武装帮忙”。

1937 年 8 月 13 日。日本兵打上海,黄八妹带着十几个姐妹坐船逃难,在黄浦江遇上了日本兵的巡逻艇。

“花姑娘,下来!” 日本兵端着枪,狞笑着往这边靠。

船突然在浅滩上搁了浅,动不了了。黄八妹躲在芦苇丛里,眼睁睁看着姐妹们被拖上岸,惨死在日军枪口下。

此后,她拔出手枪,发誓:“把弟兄们都叫回来,我要让小鬼子血债血偿!”

这支队伍里,有土匪,有渔民。黄八妹带着他们,专找落单的鬼子下手,有时候还装成难民混进日本兵的驻地。

三个月后,杜月笙在报纸上看到 “金山卫的日本兵被袭击十七次” 的消息,特意让人给黄八妹送了五百发子弹。

1938 年春天。黄八妹的队伍已经有三百人了。

可日本兵看得严了,子弹成了大难题。她想起杜月笙还欠着她情,决定去试试。

杜月笙递过委任状:“八妹,你带队伍进别动队,我给你个上尉军衔。每月给五百大洋军饷,子弹管够。”

黄八妹捏着委任状,上面 “国民革命军” 几个字是烫金的。她知道这意味着要听军统的指挥,但看到那三箱捷克式轻机枪,还是咬了咬牙。

“我得能自己安排队伍的行动。”

这支别动队很快就出了名。黄八妹熟悉地形,在浦东一带打游击。

1938 年夏天,出了件大新闻。她带着人装成日本兵的运输队,端了金山卫的日本兵弹药库。爆炸声里,她亲手打死了带队的少佐,缴获的弹药够队伍用半年的。

军统的王新衡在庆功宴上举着酒杯,说:“黄司令真厉害!民间武装都像你这样,小鬼子早被赶下海了。”

黄八妹没说话,眼睛盯着墙上的地图。她在想怎么救那四百个被抓的村民 —— 都是同乡,也是队伍的后备力量。

1941 年冬天。日本兵在浙北一带搞大扫荡。黄八妹的队伍转移的时候遭了伏击,她母亲被抓了。

黄八妹躲在掩体后面,听着母亲的哭喊,她知道这是圈套,可看见母亲被推到阵前,还是忍不住探了探头。

“砰!” 枪响了。母亲倒地不起。黄八妹双枪一起开火,两个日本兵应声倒下。

这仗打了六个小时。援军到的时候,她的队伍已经少了一半人,日本兵也留下了八十多具尸体。

“娘,我给你报仇了。” 黄八妹跪在母亲坟前,把一把军刀插进土里。这把刀是三天前,她夜袭日本兵指挥部抢来的,是那个少佐的。

之后一年,黄八妹的队伍扎在日本兵的心窝里。炸桥梁、剪电话线、打运输队,让日本兵在浙北的日子很不好过。

1943 年春天,她带着两艘帆船去打日本兵的巡逻舰,用燃烧弹把那艘船炸沉在杭州湾。

抗战胜利后,黄八妹成了平湖县的参议员。

1945 年 8 月 15 日,她穿着军装,带着队伍从平湖北门进城,接受日本兵的投降。看着曾经耀武扬威的鬼子军官低着头交佩刀,她好像又看到了1937年那个血腥的夜晚。

1955年,黄八妹到了台湾。这个曾经让日本兵害怕的女英雄,在台北开了家茶楼,过起了安稳日子。

有人问起她过去的事,这位头发已经白了的老人总是笑笑:“那都是中国人该做的事。”

1982年5月,黄八妹在台北去世。她的故事,一直传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