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浙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董事长陆建强因到龄辞去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及H股授权代表职务,离任时间为7月9日,较原定任期到期日提前了两年。董事会决议由行长陈海强代为履行董事长职仅在公告发布一周后,浙商银行便连续收到两张金额百万级的罚单,其中一笔是7月9日发布的广州分行的一笔160万元罚单,另一笔是7月15日公布的兰州分行的140万元罚单。
其中,7月15日收到的罚单,尤为受到外界关注。因为,根据当日公布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甘肃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在兰州分行被罚巨款同时,时任分行行长申健、分行风险检控官俞昱、分行党员弓永平均受处罚。弓永平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被处以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的严厉处罚,这在银行业中属于极为严重的行政处罚。
而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信息,申健早在2021年4月就不再担任兰州银行行长职务。由此推理,造成此次重罚的事件由头是在2021年的四年前的问题被追溯并公布,引发了外界的诸多猜测。
任期三年半
尽管,陆建强辞职的官方理由是因为他已经达到退休年龄。但如果从浙商银行的任期公示看,其原本的任职终止时间应该是到2027年的8月。
在他掌舵的三年半时间里,浙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由1.44%下降至今年一季度的1.38%,2024年的净利润也较2023年同期略有增长,其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根据浙商银行2025年一季度报告,截至2025年3月末,该行资产总额达到34431.1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4%,增加了1175.78亿元。
而同期,安永同步发布《中国42家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一季度业绩概览》概览显示42家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减少1.09%,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72%。客观来看,相较于同行,陆建强领导下的浙商银行经营业绩位于行业中游,且呈持续上升趋势。然而,另一方面,浙商银行今年收到的罚单数量却大幅增加。
《半岛都市报》报道称,仅仅今年一季度,浙商银行因多项违规被罚没近1913万元。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浙商银行被处罚单超30张,合计罚没金额超过1000万元。换言之,仅2025年一季度,该行被罚金额已远超过2024年全年。
历史合规问题正在被追究
报道认为浙商银行频繁收到监管罚单,累计罚款金额超过2700万元,反映出其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存在严重问题。合规管理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但如果就此评价陆建强和他的高管团队的风控水平,着实有点冤枉。
因为其中的一些处罚和他们并无关系。
比如,7月1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甘肃监管局公布了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甘金监行处〔2025〕137号),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分行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被处以罚款140万元。同时,申健(时任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被给予警告并处10万元罚款;俞昱(时任浙商银行兰州分行风险监控官、行长助理)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被给予警告并处5万元罚款;弓永平(时任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党委委员)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被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的企业注册登记变更信息,申健早在进一步查询弓永平的任职信息后发现,他作为党委委员被公开报道的时间可追溯至2019年以前,而2019年之后则鲜有媒体再提及他的相关信息。
这也意味着上述罚单的事件源头,很有可能发生在2021年4月以前甚至更早。而此时,陆建强尚未就任浙商银行董事长。
今年1月,浙商银行上海分行因存在包括小微企业划型不准确、信贷业务经营不规范等多项违规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责令改正,并处以1680万元的罚款。同时,时任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零售银行部总经理薛亮、上海徐汇支行行长朱青等7名时任分行的中层干部进行了处罚。而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工商登记变更信息,朱青在2023年2月10日便已经不再是徐汇支行的负责人。
上述两个案例说明,浙商银行多年前的历史违规问题以及造成的风险可能正在逐渐暴露。根据浙商银行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互动问答实录,陆建强曾就在浙商银行任职三年的感受时主动提到“在化解风险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做金融真的要坚守合规。宁可少挣点钱、慢一点,如果冒进、突破合规,看上去增长很快,后面一地鸡毛。”
由于他在谈及处理历史风险时,主动提及当时的感受,这难免让外界将浙商银行的历史风险与历史合规问题联系起来。
根据当天的业绩会上,浙商银行的其他高管的表态,浙商和银行2024年新计提减值准备绝对额比上年增加了将近21亿元,增长了66.79%,占该行2024年营业支出的42.9%,占营收比例超过41%。
而在陆建强离职后的一周内,浙商银行再次遭遇重击,接连收到两笔百万级别的罚单。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中一笔罚单明确指向2022年以前的历史违规问题,这一情况无疑加深了外界对该行历史风险的忧虑。
然而,董事会似乎对此已有周密预案。暂代董事长职务的陈海强,曾担任浙商银行的首席风险官,在风险处置和加强合规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信浙商银行在化解历史风险的任务中,最终必定能够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