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见绿,转角遇美,市民身边又将增添多座“小而美”的口袋公园。记者近日从烟台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服务中心获悉,西南河路、迎东社区和鲁东大学3座市级口袋公园已经全面进入建设期,其中,进度最快的西南河路口袋公园正在“扫尾”,即将完工移交,其余2座口袋公园也已进场,开展前期工作,预计将在11月底双双建成,成为居民家门口的游乐场、健身房和打卡地。
忙里“加塞”,月底上新
“加塞”,是西南河路口袋公园建设至今的关键词。身处北马路沿线最为拥堵的路口之一,周边有多个居民区,又要和道路渠化施工同期开展,从开工第一天,见缝插针就是项目部的日常工作。
“你看我们刚移栽的绿化苗木,原本夏季气温高,移栽树木不但需要大量浇水,成活率也比秋天要低,但前几天烟台降雨后气温明显降低,土壤也很湿润,我们就临时调整了工序,先完成绿化。”指着公园里郁郁葱葱的树木,项目技术负责人、烟建集团市政路桥公司项目副经理李竞舸说。而伴随着降雨结束,地砖铺设等工序,又排上了日程。
身为今年市级口袋公园中最“袖珍”的一个,西南河路口袋公园不过是路口东南角一处半弧形地带,此前,这处空地在回迁安置房建成后一直“撂荒”,人行道道板砖年久失修、破损开裂。为在这块巴掌大的地角建出公园,着实费了不少心思:公园的“主路”采用透水沥青铺装,小雨天气雨水会直接通过沥青层过滤渗透,避免了以往一脚水一脚泥;原有的围挡被拆除,打开城市空间的同时,也让凭栏望海的视觉更通透;增设的绿地和园圃,也有效降低了周边车流带来的噪声和扬尘。
作为西南河路口袋公园的地标景观,“海上明月,辉洒星河”何时能与市民见面?记者了解到,景观将在移交烟台市园林建设养护中心后,正式开始接电调试,调试结束后将在晚间正式“点亮”。“届时,伴随着光影,市民在公园的折线形路径上行走时,脚下将出现海浪的波纹和月光的投影,哪怕与大海只是一街之隔,也能感受到‘海上生明月’的浪漫。”李竞舸说,按照目前进度,7月底,西南河路口袋公园就能正式接受市民检阅。
市民点单,公园上菜
解决周边小区休闲配套的“痛点”,始终是口袋公园建设的初衷。
“我们一直缺个像样的广场舞场地,能不能满足?”“广场上活动的老年人居多,没有公厕太不方便了”“还得有个歇脚的地方,最好是木头的,石凳冬天坐上去受不了”……鲁东大学口袋公园开建前,收到了周边居民近百条建议,大到空间布局,小到一桌一椅,诉求不一而足。
“青年南路-红旗路下沉立交建成后,相比于通达的主干道,周边的景观配套的确有些落伍了。”李竞舸说。充分征求周边居民意见后,鲁东大学口袋公园的设计主旨,便是与周边道路、学校视觉保持连续一致。入口的绿地将更多空间留给市民自由活动;主入口的几何形种植池,简洁大方。考虑到公园晚间活动市民较多,种植池上设计LED灯带,既方便照明,又增加了夜间的氛围感;公园北侧的围墙前栽种绿竹,植被与山墙掩映的视觉效果,让人眼前一亮。
既做减法,又做加法
相似的蝶变,也在迎东社区口袋公园悄然发生。此前,这里是奇山医院和迎东社区中间的狭长空地,中间又被出入社区的主路一分为二,南边是社区为数不多的停车位,地形破碎割裂。之前,这里固然有高大的树木和简易的休息设施,但都是“基础款”,尤其是树木过于茂密,让公园有些“喘不过气”。
让老街的空地焕发新生,项目既做减法,又做加法。通过将林木进行合理迁移,让密不透风的林间多了儿童活动区、开敞广场和无障碍通道,活动不便的居民也能从公园西侧的无障碍入口进入;而“加法”,则是将穿过公园的社区主干路重新铺装沥青层,使其更坚固耐用,人车分流的同时,增设的景观灯,也将让居民告别“摸黑回家”。
烟台融媒记者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