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7月19日,中国投资规模最大的超级工程正式开工了,这就是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

7月19日,中国投资规模最大的超级工程正式开工了,这就是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总投资大约1.2万亿元,这是什么概念呢? 想象一下,这笔钱能买下三个中国首富钟睒睒的全部身家,或者建40个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更直观地说,1.2万亿相当于西藏自治区30年的财政收入总和。这不是在修电站,这是在铸造一把开启未来的金钥匙。 雅鲁藏布江藏着惊人的能量。它的天然落差超过2000米,相当于从天上垂下来一条瀑布。科学家测算,这里的水能资源占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足够点亮半个中国的灯泡。但60年来,人们只能望着奔腾的江水叹气——在喜马拉雅山脉搞基建,比在豆腐上雕花还难。 高原反应只是开胃菜。施工队要面对的是随时塌方的山体、零下20度的极寒、堪比炸弹的冰湖溃决。2018年勘测时,一台德国进口的钻探机直接被泥石流冲成了废铁。难怪外国专家摇头:"在这里建电站?除非中国人会魔法。" 魔法没有,但中国有基建狂魔的执念。墨脱水电站的设计图上,创新技术密密麻麻:智能预警系统能提前72小时预判地质灾害,特种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照样坚固如铁。最绝的是生态保护方案——给鱼类修专属电梯,让它们能继续洄游产卵。 争议声从来没停过。印度媒体跳脚说"中国要掐断我们的水源",却故意不提工程建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根本不影响下游流量。更有意思的是某些环保人士,一边用着煤电骂水电破坏生态,仿佛忘记全球12%的碳排放来自火电站。 看看白鹤滩水电站的成绩单:年均发电量相当于减少燃煤1968万吨,能让长三角少吸4.2万吨PM2.5。未来的雅鲁藏布江电站更夸张,每年减排量堪比种了1.6个海南岛的热带雨林。当瑞典环保少女在抗议时,中国工人正用焊枪书写真正的绿色革命。 这1.2万亿花的每一分钱都在倒逼产业升级。西部超导为项目研发的极寒电缆,顺手拿下了俄罗斯北极油田的订单;四川液压机械厂攻关的高原工程车,现在成了青藏铁路养护的标配。就像当年阿波罗计划催生了微波炉,大国工程从来都是技术进化的加速器。 藏族姑娘次仁在工地上当起了无人机飞手,每天用航拍监督施工环保。她笑得特别骄傲:"以前江水白白流走,现在它能点亮我阿妈家的酥油灯。"在海拔3000米的高原,现代科技和古老文明正在谱写新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