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突然发现解放台湾省的建议,王朔的思路太妙了,他曾说收复台湾不需要打仗,先宣布台湾

突然发现解放台湾省的建议,王朔的思路太妙了,他曾说收复台湾不需要打仗,先宣布台湾海峡是战区,然后宣布在台湾上空禁飞,全部封锁,“台独”谁敢飞就打下来,在让他的香焦全烂地里,你看他急不急。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要想做到这些,其实对大陆来说并不难,根据中国政府多次声明,台湾海峡水域分别为中国内水、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国际水域”。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明确,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 台湾海峡最窄处仅130公里,大部分海域在中国专属经济区内,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 今年3月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还强调,中国对台湾海峡享有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任何国家以“航行自由”为名挑衅都是非法的。 再看今年4月的“海峡雷霆-2025A”军演。解放军在台岛周边展开联合演训,东部战区陆军实施远程火力实弹射击,直接模拟打击重要港口、能源设施。 台湾媒体报道,这次演习形成了实际封控效果,台防务部门却刻意淡化影响,台湾问题专家郑剑分析,这种不确定性对“台独”心理打击巨大,更戳破了民进党当局操弄对立的伎俩。 有岛内民众反映,虽然日常生活没受直接影响,但对两岸关系紧张的担忧加剧,不少人都开始质疑起台当局政策,要是再加上禁飞,后果只会更严重。 更别说台湾是典型的海岛经济,半导体等高科技产品依赖航空运输,2024年电子零组件出口占比达60.8%。 一旦禁飞,台积电的芯片运不出去,全球供应链都得震荡。 能源方面,台湾天然气夏季储备仅7天,冬季10-14天,原油储备勉强撑半年,粮食自给率只有30%。 封锁之下,电厂停工、工厂停产、物价飞涨,老百姓连基本生活都难保障,2024年台湾房贷平均已达1042.5万元新台币,经济压力本就巨大,再加上物资短缺,社会矛盾必然激化。 更别说台湾对大陆的经济依赖,那可不是一般的高。 2025年上半年两岸贸易额达1477.8亿美元,大陆从台湾进口1087.04亿美元,占台湾总出口的近七成。 仅半导体一项,台湾对大陆出口就占其总产值的65%以上。 农业方面,台湾香蕉、凤梨等农产品30%以上销往大陆,一旦封锁,果农损失惨重。 2024年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近700亿美元,这种深度依赖让台湾经济命脉攥在大陆手里。 而且美国这段时间的态度,开始变得越来越微妙了。 7月美国国会通过“台湾非歧视法案”,妄图支持台湾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 但美国基本不可能会为台湾火中取栗,看看2024年解放军军演时,美军航母直接后撤数百公里,这说明他们清楚与中国正面对抗的代价。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更多是“以台制华”,拿台湾当筹码,真要损害自身利益亲自下场,可能性极低。 最近美国计划公布涉台“对等关税”,岛内已经一片焦虑,这说明美国连经济牌都打得小心翼翼,生怕激怒大陆。 这么看来,王朔的策略其实藏着深刻的战略考量。 孙子兵法讲“上兵伐谋”,经济封锁和军事威慑结合,既能避免人员伤亡,又能动摇“台独”根基。 历史上香港回归前,大陆通过供水、供电等民生保障施加影响,最终促成和平回归。 台湾比香港大得多,但同样高度依赖外部资源,封锁之下,“台独”政权的合法性必然崩塌,更关键的是,这种策略符合国际法,中国对台湾海峡的主权权利不容置疑,封锁行动有理有据,不会授人以柄。 而且和平统一的好处比起武统,那更是显而易见。 从经济上看,两岸统一后可实现资源整合,台湾半导体产业能依托大陆市场和技术研发能力,大陆则获得高端制造支持。 2021年两岸贸易额达3283.4亿美元,人员往来近900万人次,这说明两岸经济融合潜力巨大。 而且和平统一能避免骨肉相残,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 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后,台胞赴大陆投资、求学、就业人数激增,这就是和平红利的体现。 军事上,统一后两岸共同防御,能更有效地应对外部威胁,节省的军费可用于民生改善。 当然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针对“台独”分裂势力,和外部干涉的必要手段。 但正如国台办所言,我们最大的诚意始终是争取和平统一。 王朔的思路给了我们一个新视角,但核心还是要让台湾同胞看到,统一是历史大势,和平发展才是最大福祉。 咱们得继续扩大两岸交流,让台湾民众从亲身经历中感受到“两岸一家亲”的温暖,同时保持战略定力,对任何分裂行径坚决亮剑。 如此,祖国统一大业必能早日实现。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