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外媒破防:空间站采用中文不符合国际标准!未来我们就是国际标准 空间站内部全部使用

外媒破防:空间站采用中文不符合国际标准!未来我们就是国际标准 空间站内部全部使用中文标识,是否就像一些外国人所说的那样不符合国际标准呢?这个问题此前在外网很火爆,但出人意料的是,很多外国人的留言都是一边倒的支持中国。 天宫核心舱里,从仪表盘到操作手册全是方块字,连安全提示都是正楷中文。 美国几家媒体立马跳脚,有的说这是"技术封闭",有的骂"破坏国际合作",甚至有人阴阳怪气:"中国想独占太空话语权吧?" 可网友们的反应太真实了,德国机械师发帖反问:"美国飞船里能找到半个德文字母吗?"俄罗斯网友翻出旧账:"国际空间站里40%标识是俄文,谁说过半个不字?" 更有人直戳痛点:"当年把中国踢出合作项目的是谁?现在倒喊起'国际标准'了!" 这里藏着段憋屈往事。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想参与国际空间站,美国一句"技术不达标"就把门关死。 2011年干脆立法禁止NASA和中国来往。现在中国靠自己建成空间站了,某些人倒急吼吼要求"开放共享"了?这逻辑简直让人笑掉大牙。 太空环境瞬息万变,舱内气压报警或者线路起火时,航天员必须靠本能反应。你试试看:当警报灯狂闪时还要在脑子里把英文翻译成母语? 2010年真有美国宇航员在俄罗斯飞船里搞混俄语指令,差点引发灾难。在天宫用中文,就是为让航天员在千钧一发时,能条件反射般操作,这是对生命的负责。 中国空间站每个螺丝都是自己研发制造,连航天员穿的舱内服都是国产货。设计团队开会用中文,工程师写代码用中文,操作手册当然也用中文。 有位英国老工程师说得在理:"总不能要求中国工程师用英文设计火箭吧?中国技术走到今天,就是靠走自己的路。" 所谓国际标准,说到底就是谁强谁定规矩。当年美俄垄断航天,英语俄语自然成了"官方语言"。如今日本飞船里照样用日语,印度探月器操作界面是印地语,怎么没人吱声? 说白了,某些人就是受不了中文出现在高科技领域。欧洲宇航员早看明白了,人家主动学中文好几年,空间站首批外国宇航员名单里,会说中文的可占了大半! 当秘鲁科学家团队用中文编写的实验方案被天宫采纳;当欧洲航天局把中文纳入必修课,这才是真实的"国际标准"在重塑。 这些年我们见证过太多,北斗导航系统覆盖全球时,定位指令是中文;量子卫星传输密钥时,通讯协议是中文。 中国航天人用实力证明:不是只有英文能承载尖端科技,人类文明的星辰大海,容得下多种语言共同闪光。 当年国际空间站把中国关在门外,今天天宫却已向17国敞开大门。门槛不在语言,而在心态。 当某些人还在斤斤计较操作界面用什么文字时,多国联合空间实验室正在天宫舱段里产出科研成果,中文英文德文的实验数据,此刻正同步传输到五大洲的实验室电脑上。 未来空间站会用什么语言?答案其实很简单:中国人建造的就用中文,美国人建造的就用英文。 参考资料:“空间站不允许使用中文!这是国际惯例!”中国霸气回怼:少插嘴——网易新闻

评论列表

风雨无阻
风雨无阻 2
2025-07-20 03:03
不用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