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凌晨,广州天河一栋写字楼外突然一声闷响,53岁的靓家居老板曾育周从高处坠下,当场身亡。第二天,公司贴出“停业通知”:这几年房地产不行,我们亏得太久,账上的钱已经不够还债,从今天起不干了,大家赶紧来登记欠了你们多少钱,我们配合法院一起把账算清。就这么简单几句话,却把几万人的心一下子悬空了。 通知看着短,意思却再明白不过:公司没钱了,门要关了,你们想追钱的、想装修的、想退货的,统统得去排队。很多人前一天还在跟设计师聊柜子怎么做,第二天就收到“公司没了”的消息,整个人都懵了。小红书上全是求助帖:“我交了十万,才装了水电,现在咋办?”“我的家具已经下单了,还能拿到吗?”“贷款还在还,人却跑了。”有人连夜跑到门店,只看到铁闸落下,灯全黑,门口贴着那张冷冰冰的纸。 网友们一边惋惜曾老板“说走就走”,一边骂声四起。有人说,他前一天还在朋友圈发“坚持就是胜利”,转头就跳楼,把烂摊子甩给社会。也有人同情:这两年房地产一泻千里,装修公司没活干,还要付租金、发工资,换谁都会被逼疯。更多的人在担心自己:“我攒了半辈子的钱,就等装好房子结婚,现在人跑了,钱还能要回来吗?”“银行还催我交月供,可我的家在哪?”“当初就是看他是大品牌、代言人一堆,才放心交钱,现在看全是泡沫。” 说到底,这事到底谁有责任?第一当然是公司自己。明知道房子不好卖,还拼命扩张门店、搞促销,低价套餐吸引客户,用后面人的钱去补前面的窟窿,典型的“拆东墙补西墙”。表面风光,里子早空了。第二,监管部门也难逃其责。靓家居在2024年就被投诉“店像倒闭一样没人理”,可没人去查账、去限制它收预付款,任由它继续收新单。第三,卖场和平台也有份。购物中心为了租金,让它开店;网络平台为了流量,给它打广告,出事了一拍两散,把风险全丢给消费者。至于曾育周本人,人已离世,刑事责任无从谈起,但民事层面,如果法院认定他生前抽逃资金、恶意转移财产,继承人也得在遗产范围内继续还债。 接下来大概率怎么走?法院会指定破产管理人,把靓家居剩下的电脑、样板家具、门店装修统统拍卖,能卖多少是多少,然后按顺序发钱:先欠员工的工资,再欠银行的抵押款,最后才轮到普通客户和供应商。往往轮到消费者时,只剩零头。那些交了十万、二十万的家庭,能拿回两三万就算幸运。想要全额退,几乎不可能。如果法院认定公司高管在破产前半年还大额分红、给自己发奖金,这些可以被追回,相关人员还可能被罚款、限制高消费,甚至判刑,但过程漫长,钱能不能回来仍是未知数。 说到底,这件事最让人难受的,是那种“昨天还好好的一下子全没了”的无力感。一个曾经在行业峰会上侃侃而谈“低温市场下的进化”的人,一夜之间连命都保不住;一个曾经被视为华南整装标杆的品牌,一纸通知就成了老赖。房地产退潮,裸泳的不止是开发商,连带装修、建材、家电、金融整条链子一起往下掉。最受伤的永远是普通人:攒了首付买房,房子没交;贷了款装修,公司跑路;一边还着月供,一边看着毛坯发呆。有人说,这是时代的眼泪,可眼泪背后都是一个个具体家庭的生活被撕开口子。希望这次惨痛的集体教训能让监管早点动手,让预付款有银行监管账户,让企业扩张不再靠“空手套白狼”,也希望那些正在维权的家庭早日走出阴影,毕竟日子还得继续,家终究还是要自己一点点搭起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