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55年,授衔大会上,毛主席指着名单问:"那个凭一把大刀,砍杀27个鬼子的'军

1955年,授衔大会上,毛主席指着名单问:"那个凭一把大刀,砍杀27个鬼子的'军中吕布'呢,怎么没有他的名字?"有人回答:"他回老家扛锄头去了!" 50年代,邢台县一农村有个坚毅的汉子叫吕俊生,1米92的大高个,走到哪儿都是人群中的翘楚。 吕俊生挥舞起锄头来也虎虎生风,是个农耕好手,带领当地农村建设站一起脱贫致富,十里八乡都对他赞不绝口。 有人曾经见过吕俊生身上的伤疤,狰狞的刀伤交错纵横,还有一些是子弹留下的伤口。 了解的内情的人知道,吕俊生有一段传奇的从军经历,他从不将自己的勋章带在身上,这些无法痊愈的伤疤,是他的功勋章。 1955年授衔大会,有人问吕俊生,没有在大会上受到表彰不遗憾吗。吕俊生挥起锄头翻了翻土,平静地说,当兵不是为了荣誉,退役了就踏踏实实做农民,没什么可遗憾的。 吕俊生对那段过去淡然处之,远方的授衔大会上,毛主席挂念着这位了不起的军人:“那个用大刀杀得敌人闻风丧胆的‘军中吕布’去哪儿了?” 让毛主席念念不忘的吕俊生,在抗日战争中的战斗堪称传奇,他的功绩说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 因为各自长得高,吕俊生有许多绰号。小时候因为家境贫寒当学徒,人们喜欢用“大个儿”来称呼他。 “大个儿”吕俊生是个踏实本分的小伙子,本着能者多劳的态度,他不管做什么工都勤奋刻苦,学手艺、走买卖,练武艺、闯江湖,吕俊生为了生计吃了不少的苦。 动乱的时代把勤恳的老百姓逼得没活路,吕俊生平日里与人为善,做工时吃苦耐劳,一年干到头依然穷困潦倒。 内有恶霸财主,外有日寇侵略,吕俊生尽力保护着家人。八路军进入太行山是一个契机,叫吕俊生看到了保护家乡的希望,他离家找到八路军,成为了一名八路军战士。 矫健的身手令吕俊生在学习战斗技巧时突飞猛进,他卓越的臂展,优越的腿长,都是实际战斗中的优势。 在山东跟日军发生遭遇战的时候,吕俊生第一次显露出“白刃战神”的惊人武力。 当时战况激烈,八路军的子弹都打光了,战斗陷入焦灼的状态。八路军英勇无畏,挥起刺刀向密密麻麻的日军冲去。 吕俊生三步做两冲在了前头,他的长臂一挥,挡在前面的一排日军都纷纷倒下。吕俊生将大刀挥舞的密不透风,在日军的包围下左突右刺,白刃闪着红光,敌人纷纷倒下,吕俊生屹立不倒。 以肉身相搏怎么可能会安然无恙,吕俊生身上有不少被刺伤的伤口,鲜血将他的军装染成深色,没有打倒敌人,吕俊生绝不倒下。 战斗结束后统计杀伤率,吕俊生在这一次战斗中用大刀刺死27个敌人,许多人战友都目击了这场酣畅淋漓的战斗。 空手白刃歼灭27个敌人什么概念,切27个土豆都能累的人胳膊酸痛,更何况是27个带着武器的日军。 吕俊生一战成名,获得了一等战斗功臣的称号,他没有沉溺于荣誉,而是更加认真钻研作战技术,提升自己的战斗素养。 后来吕俊生参与了不少战斗,每次都舍生忘死,多次一人挑战人数众多的日军,痛击日军的战斗力,立下多次大功和一等功。 吕俊生个人战绩斐然,他带领的连队也是英雄连,多次担负艰巨的任务,打击日军的气焰,是当之无愧的英雄连长。 因为吕俊生作战勇猛,如同战神临世,战友们纷纷说吕俊生是“当代吕布”,还有人叫吕俊生为“常胜猛士”。 这位打得敌人仓皇逃窜的勇士吕俊生,也是血肉之躯,每次勇猛的战斗,都会给吕俊生留下伤痕。 最严重的一次就是遭遇敌人大扫荡的时候,吕俊生因为负伤与部队失散,带着重伤在野地里顽强支撑了七天七夜,被好心的老乡救起,这才捡回一条命。 这次受伤让吕俊生落下残疾,他后来因伤退役,回到家乡,又做起了农民。吕俊生在家乡依然勤勤恳恳,大刀换了锄头,他还是村里头号能手,带领村民建设家乡。 吕俊生的奉献和功绩,永远被祖国和人民铭记。 参考资料:英雄连长吕俊生的故事——中图网

评论列表

一念
一念 1
2025-07-19 11:36
真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