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贺龙调任副总理,有一次,贺龙去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主席和贺龙两人坐在一起抽烟,贺龙打趣道:你们喝的都是茶水,为什么我喝的是白开水啊。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54年的北京城,秋风送爽的季节里,中南海怀仁堂正在召开一场重要会议。 新上任的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元帅坐在主席台侧位,手指间夹着香烟,目光却不自觉地落在面前的茶杯上。 青花瓷杯里清澈见底的白开水,与周围领导人杯中飘着茶叶的茶水形成鲜明对比。 烟圈在空气中缓缓散开,贺龙凑近身旁的主席,半开玩笑地问道:"主席,你们喝的都是茶水,怎么独独给我白开水?" 毛主席闻言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转头吩咐工作人员:"快去给贺老总换杯茶来!"这件小事很快在会场传开,引得众人会心一笑。 会议休息间隙,工作人员红着脸来解释:"贺老总,真对不住。刚调来不久,不知道您爱喝什么茶,又不敢随便问..." 贺龙摆摆手打断他:"多大点事!我贺龙打仗时可是什么都喝过,还在乎这个?" 虽这么说,他心里却琢磨开了,这看似是杯茶的小事,背后反映的是新环境下的人际关系和工作作风问题。 贺龙刚从西南军区调任中央,对许多行政事务还不熟悉。 他注意到,有些工作人员对待领导存在区别心,总想着揣摩上级喜好。这种风气在战争年代或许无伤大雅,但在建设时期容易滋生不良习气。 当天晚上回到家,他特意嘱咐秘书:"以后在机关,我的茶杯里就放白开水。要让同志们知道,领导干部不需要特殊照顾。" 这件事后来传到总理耳中,在一次国务院工作会议上,总理特意提起:"贺老总的白开水故事很有教育意义。我们共产党人坐江山,不是来享受特权的。" 历史学者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提到,建国初期许多像贺龙这样的军队干部转入政府工作,面临着从军事思维到行政思维的转变。 一杯茶水的插曲,恰恰反映了那个特殊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微观写照。贺龙用他特有的直率方式,给机关作风敲了记警钟。 翻看贺龙当年的工作笔记,能看到他写下的一段话:"进城后最怕脱离群众。今天是一杯茶,明天可能就是一道墙。" 这位戎马半生的元帅,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共产党人的本色。 他后来在国务院分管体育工作,经常穿着旧军装深入基层,和运动员同吃同住,延续着革命年代的传统作风。 时光流转七十年,这个故事至今仍在党校的干部培训课上被提及。 它提醒着每一代执政者,权力再大,也不能忘了根本。就像那杯白开水,清澈见底,方能照见初心。 在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的今天,回望这段往事,更能体会其中深意,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而最珍贵的品格,往往就藏在一杯清茶的取舍之间。 信息来源: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贺龙传》 《党的文献》刊载《建国初期领导干部生活待遇制度研究》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老一辈革命家的作风故事》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