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陕西检察机关通报5件典型案例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张维)记者从7月18日陕西省检察院召开的强化行政检察监督,助力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检察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行政诉讼监督职能,坚持在涉检环节依法规范开展化解工作。会上发布的5件典型案例体现了全省检察机关依法履职成效。

案例一:贺某诉某市养老保险经办处、某建设公司行政确认检察监督案中,贺某已达法定退休年龄,因各项保险未补缴致退休手续无法办理,不能享受退休待遇。本案民行法律关系交织,争议近15年。检察机关审查认为,人民法院生效行政裁定并无不当,该案纠纷实质为社会保险补缴时段的认定。案件办理中检察机关通过释法说理、公开听证等方式,汇集各方力量,合力引导劳动者诉求合理化,促成争议各方达成共识,并持续跟进,解决诉讼背后的实体性权益问题,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案例二:督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纠正未参加工伤保险检察监督案中,检察机关针对应参加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违法行为,制发检察建议,督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依法履职,推动案涉企业支付赔偿金、补缴工伤保险费,依法保障社会保险制度健康运行,有力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同时依托案件办理协同工会组织开展调研、建立协作机制,帮助劳动者了解维权途径,畅通线索移送渠道,为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案例四:督促保障民办幼儿园职工社保待遇检察监督案中,针对办案中发现的幼儿园未为全体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问题,检察机关经过调查核实,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社会保障监管职责。运用协作机制,协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教育局等单位综合治理,确保幼儿园职工依法全员参保、足额缴费,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

案例三:督促整治工程建设领域未依法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检察监督案中,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利用大数据监督模型比对摸排同类型线索,筛查发现同类问题线索并推送行政机关处置。针对因机构改革导致的协同机制不畅、法律适用存在争议等执法难点,推动建立施工许可信息跨部门移送机制,构建“个案督办—类案治理—系统防控”的检察监督体系,促进农民工权益保障从末端处置向源头治理的深层次转变。

案例五:督促快递企业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检察监督案中,检察机关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快递行业治理漏洞,从进一步规范快递电动三轮车路面管控、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快递企业管理和教育、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破解了快递从业人员“无证驾驶”背后劳动者权益受损问题,筑牢劳动者职业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