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百万兵力集结,俄乌总决战在即?中国态度已明确,不怕受俄连累。 俄罗斯在苏梅方向集结了30万主力,加上朝鲜派来的3万志愿兵和雇佣军,总兵力直奔40万。 乌克兰那边也不含糊,虽说损失了上千辆坦克和装甲车,但仗着西方援助,在苏梅防线硬是塞了1.2万士兵,哈尔科夫还有预备队随时支援。两边加起来兵力确实超过百万,但这真的是“决战”吗? 他们在前线建了三层防御带,每天用无人机和导弹炸乌军补给线,摆明了要拖垮对手。乌克兰这边呢,虽然有美国新送的“爱国者”导弹和英国承诺的10万架无人机,但弹药缺口还是大得离谱,每天只能给前线士兵限量发炮弹,连工厂都被炸得只剩两成产能。 7月15日外交部明确表态,坚决反对美国对俄加征100%关税的威胁,还强调“胁迫解决不了问题”。中国去年从俄罗斯进口了上亿吨石油,实打实的经济合作摆在那儿。中俄印三方最近还在谈恢复合作机制,摆明了要在国际上抱团取暖。 有人担心中国会被俄罗斯“连累”,但看看实际行动就知道,中国一边推动和谈,一边该买俄罗斯石油买,该跟欧洲做生意做,根本不吃美国那套长臂管辖。 那为啥会有“总决战”的说法呢?俄罗斯确实想在西方新一轮军援到位前拿下苏梅,毕竟这地方是基辅的门户,战略位置太重要了。美国特朗普政府突然变卦,宣布通过北约向乌克兰卖武器,还威胁对俄加关税,这明摆着是想把水搅浑。 朝鲜和伊朗的介入让局势更复杂了,朝鲜每月给俄罗斯送3万架无人机,伊朗直接把导弹技术共享,俄军的火力优势越来越明显。 这仗真要打到“决战”地步,两边都得掂量掂量家底。俄罗斯虽说工厂24小时转着造炮弹,但每月25万发的产量还是有点吃力,要不是朝鲜支援了上千万发库存,后勤早崩了。 乌克兰更惨,全国兵员储备只剩23万,年轻人要么受伤要么逃了,连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在乌建的工厂都只能修坦克,根本造不出新装备。这种情况下,与其说“决战”,不如说是一场看不到头的消耗战。 中国在这事儿里的立场一直很清醒,外交部多次强调“劝和促谈”,反对把武器送进战场延长冲突;该跟俄罗斯做的生意照样做,一点不受美国威胁影响。 就拿石油来说,中国去年从俄罗斯进口量占其出口总额的33%,这种深度绑定的经济合作,可不是几句制裁就能拆散的。中国还联合印度、巴西这些国家,在联合国发起“和平之友”小组,专门拆解西方的制裁叙事。 俄罗斯想通过消耗战慢慢吃掉乌克兰,美国想靠军售和关税两头施压,中国则稳坐中军帐,用经济合作和外交斡旋破局。至于“总决战”,短期内可能打不起来,但苏梅的拉锯战肯定会越来越激烈。 中国的态度从来不是“选边站”,而是实实在在维护自身利益。与其跟着美国瞎起哄,不如踏踏实实搞合作。毕竟在全球化的今天,谁也没法靠单打独斗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