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近40℃高温为加热炉等设备做“体检”,橙柿互动记者体验省特科院检验员的“烤”验日常

进入7月,高温和石化企业大修期一同来临。这段时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的特种设备检验队伍,人人心里绷着一根弦,这是一项对专业性要求极高的工作。

7月15日,在近40℃的灼浪里,橙柿互动记者跟随现场检验员进入镇海炼化基地,亲身感受了一把“钢铁丛林”中的“烤”验。

特检人的工作节奏十分紧张。从1月开始,这支队伍就投入到大修筹备工作中。资料审查、方案编制等前期准备早已紧锣密鼓地展开。正式进入高峰期后,检验员们更是进入了“白+黑”连轴转的工作状态。

“我们的工作是从前一天晚上就开始规划的。”省特科院压力容器检验二所副所长刘海云告诉橙柿互动记者。

为了确保检验效率,团队必须提前与使用单位对接次日的检验工作量。白天开展现场检验检测,晚上召开总结会,对发现的设备缺陷进行专业评估和处理。这样的工作循环日复一日,检验员们几乎完全牺牲了个人时间。“不少同事已经连续30多天没回家了,一线人员必须24小时待命。”刘海云说。

高温环境下的工作,对检验员的身体和意志都是极大的考验。刘海云回忆,夏季开展工作时,加热炉装置外部环境能达到七八十摄氏度,而狭小的内部密闭空间更是持续保持着40℃以上的高温环境。

检验员想要进入内部,只能通过成年男性半人高的一扇“人孔门”,四周零星分布的巴掌大“看火门”是仅有的通风口。

在这样空气流通不畅的黑暗空间里,检验工作异常艰难。现场,我看到几位进出加热炉的检验员,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在后背洇出大片的深色痕迹。

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他们仍要持续数小时细致检查设备的每个关键部位,不放过任何细微隐患。

“新同事从毕业进入单位,到能够独立承接检测任务,一般情况下要经过七八年的时间。”刘海云的一句话,道出了特检人漫长的成长之路,这份工作也需要深厚的知识积累。

检验员要能够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编制详细的检验方案,并在现场进行严格的检验检测。“整个过程其实特别耗费精力,这根弦要一直绷着。”刘海云坦言,“没电话担心,来电话也担心。就算对方说没问题,我们也要反复确认:真的安全吗?”

在现场,检验员还必须确保每个数据精准、每处缺陷及时处理,既要承受身体上的疲惫,更要扛住心理上的压力。

仅跟随检验短短的一个小时,我的衣衫就已湿透。而眼前这些头戴安全帽、满身油污却依然面带笑容的特检人,正日复一日地在高温环境下坚守。他们不善言辞,却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他们默默无闻,却守护着社会运转的重要一环。烈日下、高空中,这群平凡而坚毅的身影,书写着动人的职业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