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6日,俄军炮兵拍摄的,俄罗斯武装部队居然使用了,中国制造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6日,俄军炮兵拍摄的,俄罗斯武装部队居然使用了,中国制造的130毫米炮弹,据称可能是伊朗向俄罗斯军队出售的。 先给大家科普一下,这次曝光的130毫米炮弹,大概率是中国59式加农炮的配套弹药。这种火炮可是中国军工的“明星产品”,当年两伊战争期间,伊朗和伊拉克为了打仗,疯狂从中国采购武器,其中就包括大量59式加农炮和炮弹。 那时候中国军工刚经历改革开放,正愁没订单呢,两伊战争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直接让中国军工企业赚得盆满钵满,甚至还出现过伊朗和伊拉克代表在北京军工企业门口“抢订单”的名场面。 根据搜索结果,两伊战争期间,伊朗从中国购买的武器弹药数量惊人,光是坦克就超过2000辆,炮弹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弹药在战争中消耗了一部分,但肯定还有大量库存。 毕竟伊朗是个“囤货狂魔”,再加上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朗长期受到国际制裁,武器进口渠道受限,只能靠吃老本过日子。 这时候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弹药消耗巨大,伊朗就把压箱底的中国炮弹翻出来,转手卖给俄罗斯,既能赚外汇,又能拉近和俄罗斯的关系,简直是一举两得。 这事儿一曝光,最尴尬的莫过于中国了。中国官方一直强调不向冲突地区提供武器,可架不住第三方转手啊。伊朗作为中间商,把中国40年前的炮弹倒卖给俄罗斯,这锅中国可不背。 但西方国家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又要跳出来炒作“中国援俄”的话题。不过,咱们得理直气壮地说,中国的军品出口是严格按照国际法规和国内政策执行的,伊朗在两伊战争期间购买的炮弹,中国早就完成了交易,后续的转售完全是伊朗的自主行为,中国根本无法控制。 再看看俄罗斯,堂堂世界第二军事强国,居然要靠40年前的老炮弹打仗,这面子往哪儿搁?俄乌冲突打了两年多,俄军每天消耗的炮弹数量惊人,自己的军工产能根本跟不上。 没办法,只能满世界搜罗弹药,连伊朗的库存都不放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俄罗斯的军事工业体系在长期制裁下,确实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要是连炮弹都供应不上,还谈什么“特别军事行动”的胜利? 至于伊朗,这次可是赚足了眼球。一方面,通过向俄罗斯出售武器,巩固了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毕竟在对抗西方制裁的道路上,中俄伊是“难兄难弟”;另一方面,伊朗也想借此展示自己的军事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告诉全世界,就算被制裁,我照样能玩转军火贸易。 不过,伊朗也得小心,这种转手倒卖的行为很容易惹祸上身,西方国家肯定会加大对伊朗的制裁力度,到时候可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最让人无语的是西方国家的反应。每次中俄伊之间有点军事合作,他们就跳出来指责“破坏地区稳定”,可自己却在疯狂向乌克兰输送武器。 就拿美国来说,一边对中国实施芯片制裁,一边却向台湾地区出售先进武器;一边指责伊朗违反核协议,一边却和沙特等国搞军事合作。这种双标操作,简直让人笑掉大牙。 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也没少干“倒卖军火”的勾当。当年两伊战争期间,美国为了遏制伊朗,偷偷向伊拉克出售武器,甚至还涉及“伊朗门”事件。 现在看到中国的老炮弹出现在俄乌战场,就开始装无辜,这不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 这次俄罗斯使用中国老炮弹事件,看似是一个孤立的军事新闻,实则暴露了当前国际秩序的深刻裂痕。 一方面,西方国家的制裁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迫使受制裁国家抱团取暖,形成新的军事合作网络;另一方面,传统武器库存的重新流通,反映出全球军工产业链的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 对于中国来说,这事儿虽然有点尴尬,但也算是一次“被动宣传”。中国的武器装备经过40年的考验,依然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这说明中国军工的质量确实过硬。不过,中国也得警惕这种第三方转售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强军品出口的监管,避免被别有用心的国家利用。 对于俄罗斯来说,这事儿敲响了警钟。过度依赖外部武器供应,尤其是老库存,不仅会影响战斗力,还会损害国家形象。俄罗斯必须加快军工现代化,提高自主生产能力,否则在未来的冲突中,可能会陷入更被动的局面。 而对于国际社会来说,这事儿提醒我们,要解决地区冲突,不能靠军事对抗和制裁,而应该通过对话和合作。只有摒弃冷战思维,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才能避免类似的“老炮弹穿越”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