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人民调解温情化解“火烧葡萄园”之痛——临渭区下邽司法所成功调解一起跨镇秸秆焚烧赔偿纠纷

2025年5月,本是关中平原麦浪翻滚的丰收时节,却因一把意外的火,让官道镇村民老刘和下邽镇韩杨村的三户葡萄种植户心里“打了个疙瘩”。秸秆禁烧期间,老刘在自家田地违规焚烧秸秆,不料火势失控,蔓延至相邻的下邽镇韩杨村,将王大姐、老李、小赵三家共5亩正值挂果期的葡萄园烧成焦土。望着多年心血付之一炬,受灾群众红了眼眶:“这些葡萄树都是我们一株株养了七八年的‘金疙瘩’,今年眼瞅着能卖上好价钱,现在全没了……”

情绪激烈陷僵局人民调解寻突破

事故发生后,双方就赔偿金额争执不下最终来到下邽司法所寻求帮助。经了解,受灾方要求按市场价赔偿葡萄树损失及五年预期收益,合计逾20万元;老刘却因家庭困难,仅能凑出5万余元。“我们不是不讲理,可这火是别人放的,总不能让我们自己扛!”王大姐在调解现场哽咽道。面对情绪激动的群众和满脸愁容的老刘,下邽司法所意识到:这场纠纷不仅关乎赔偿,更连着几个家庭的生计。

田间地头量损失政策温情抚民心

为摸清实情,调解员老张顶着烈日先后5次踏勘受灾地块,带着皮尺丈量过火面积,逐株记录葡萄树龄;深夜伏案查阅《农业灾害损失评估指南》《陕西省经济作物赔偿标准》,还专门咨询农技专家测算树苗复种成本。当他把沾着泥土的调查报告摊在桌上时,双方都沉默了——报告里不仅有冷冰冰的数字,还有每户种植户往年销售票据的比对、土壤恢复期的科学预估。

“按政策最高标准赔现产损失,再补偿三年树苗生长期收入,咱们各让一步。”经过连续两周十余次调解,调解员提出的“9万元分期赔付+农业保险快速理赔”方案终获认可。签字时,老刘攥着调解书深深鞠躬:“我对不住乡亲们,司法所帮我想着分期付,我一定砸锅卖铁还上!”王大姐抹着泪接过第一笔赔款:“有政府作主,我们心里就踏实了”。

一把火后的启示

这场因秸秆焚烧引发的纠纷,最终在人民调解的温情中画上句号。下邽司法所所长感慨:“调解不是简单‘和稀泥’,要带着对百姓的感情算清‘经济账’‘民生账’。”目前,下邽司法所已联合两镇开展“以案说法”禁烧宣传,老刘也主动当起了义务防火员。那片焦黑的土地上,新栽的葡萄苗已抽出嫩芽,正如受损的邻里关系,在法治阳光下重焕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