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可能影响寿命!再三提醒:过了55岁,睡觉“四不要”得牢记。
很多中老年朋友特别重视养生,却容易在“睡觉”这件事上踩坑。有些人觉得“早睡早起”一定健康,结果越睡越累;有些人半夜醒了就再也睡不着,白天头昏脑涨。其实啊,睡觉不是越早越好,也不是越长越好,关键是要“睡得对”。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过了55岁,睡觉的“四不要”,弄错了可能真会影响寿命。
不要"过早躺平"—睡太早,可能伤气血
很多人天一黑就躺下,觉得"早睡就是养生",但中医讲"阳入于阴则寐",意思是人得等阳气收敛了才能睡得着。如果你晚上7、8点就躺下,这时候阳气还没沉下来,硬睡反而会让气血运行不畅,第二天起来浑身没劲,甚至头晕胸闷。
建议:55岁后,最佳入睡时间是晚上9点半到10点半。这时候阳气开始内收,阴气渐盛,顺应自然规律,睡眠质量才高。要是实在困得早,可以先眯一会儿,但别一觉睡到天亮,否则容易半夜醒、早醒,反而打乱生物钟。
不要"饭后即睡"—脾胃不和,夜卧难安
老话讲"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可不少人一吃完饭就往床上倒,尤其是晚饭后。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刚吃饱就睡,脾胃还在拼命消化,气血都聚在胃里,大脑反而得不到足够滋养,容易睡不踏实、多梦易醒。
建议:晚饭别吃太晚,最好在6点前吃完,饭后散步20分钟,让食物稍微消化一下再睡。如果实在没办法早吃,那就睡前2小时别进食,给脾胃留点工作时间。
不要"睡得太晚"——熬夜伤肝,透支元气
现在很多中老年人跟着年轻人熬夜看电视、刷手机,觉得"反正退休了,晚点睡没关系"。殊不知,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肝胆经当令的时候,这时候不睡,肝血不能回流,第二天起来眼睛干涩、头晕乏力,长期这样还会影响血压、血糖。
建议:最晚不要超过11点睡觉,这段时间是肝胆排毒修复的黄金期。如果实在睡不着,可以泡泡脚、按按太冲穴,帮助肝气疏泄。咱们这个年纪,熬的不是夜,是命!
不要"强行补觉"—越补越乱,阴阳失调
有些人觉得"平时睡不够,周末多睡会儿补回来",但中医讲"久卧伤气",睡太多反而会让气血运行变慢,阳气升发不足,人越睡越累。特别是白天一睡三四个钟头,晚上反而睡不着,恶性循环。
建议:白天小睡别超过30分钟,如果晚上没睡好,第二天可以早点睡,但别赖床到日上三竿。保持规律作息,比强行补觉更重要。
睡觉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越"对"越好
睡觉这事儿,不是比谁睡得早、睡得久,而是看质量。过了55岁,身体的气血运行、脏腑功能都在变化,顺应自然规律,调整睡眠习惯,才能真正养出好身体。